听到吴家专程请刘正茂吃饭,没请自己,何福营心里有点小遗憾,他现在是服务部主管,也是大队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
“何哥,你有事吗?”刘正茂心里估量着新村各项细节,没时间考虑那些营营苟苟的事。
“刘哥,我就是要请教的。前天大队派我主导第三个开放日,我带着人着实忙活一天,最后的收入对比第二个开放日,增长极其有限。”何福营有点沮丧的讲。
“你总结了原因没?”刘正茂问。
“晚上收工后,我自己反思,总结了两个原因,不知对不对?”何福营能自己反思,已经有很大进步。
“你讲讲看。”
“首先,现在是秋收季节,附近社员都没时间来凑热闹。其次,城里人来大队这边,我们参观的资源有限,别人花两小时转一圈,买点产品就走了,留不住人。”何福营讲出自己总结的内容,眼睛看着刘正茂,等待他的评价。
“行啊,何哥,你能直击问题的要害,这个服务项目主管没白当。”刘正茂对何福营竖起大拇指,笑着表扬。
“既然发现了问题,我们就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补救措施,你有补救方案没?”刘正茂想看看何福营处理问题的能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哥,我还真认真想过这事,大队搞开放日的目的:是利用新农村建设的噱头,招来外地参观者,为大队创造经济效益。”何福营讲。
“何哥,我们是以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的,什么经济效益啥的,都是次要的。”办公室只有两人,刘正茂还是纠正何福营的说辞,怕他讲习惯了,在外人面前乱讲,被别人找到口实后,上岗上线给大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对,大队的开放日主旨是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何福营当过红卫兵的头头,政治很敏感,知道什么能讲什么不能讲。
“那你想的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刘正茂追问。
“大队目前的小吃还很单调,我发现部分城里的来人,只是到销售服务买不用的白酒、面条、香干或者鸡蛋、蔬菜后,根本不进大队参观,买完东西就走。我的想法是,大队还要多开发小吃和可卖的商品,另外还要开发吸引人留下参观的项目。”何福营向刘正茂讲出自己想到的解决方法。
“小吃方面,确实有很多可挖掘的领域,但是开发旅游景区,那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任务。何哥,你准备开发哪些小吃?”刘正茂以为何福营心里有谱。
“刘哥,我要找你,就是抱着请教的目的,我在乡下没什么见识,你跑过大城市见识,一定有好点子。”何福营给刘正茂散了一支烟,然后用期盼的目光看着刘正茂说。
除了跟鹿青他们一起时,刘正茂抽点烟外,刘正茂平时很少抽烟,他接过何福营递来的烟放在办公桌上,笑着对何福营说:“何哥,你高看我了,我相信你预案,说出来听听吧。”
“大队现在主打的小吃是麻辣粉、蒸米糕、烤红薯、甜酒蛋这四样,我认为可以增加包子、馒头、油条、米粉、豆腐脑、豆浆、油饼、凉菜、散酒等等。”何福营讲出自己设想的方案,按他的思路,有点类似于后世的美食街模式了。
“何哥,按你的意思,还可以增加臭豆腐、烧烤、酸梅汤,对不对?”刘正茂想起后世仿古镇的四大宝:烧烤、臭豆腐、麻辣烫加上义乌小商品。
“对啊、对啊,如果大队在开放日凑齐这些东西,假以时日,我相信能吸引很多人来参观。”经过半年培养,何福营开始把自己代入到领导视角了,刘正茂就是需要这种能主动想事,又有执行力的人做辅助。
“何哥,你的设想有一定的可行性,这样吧,近期把你的刚才讲的内容,写一份计划书交给我。计划书内容必须包括:新增项目需要的人手、成本、营业面积、食材原料来源,预计营业收入、及纯利润额等。到时我会在大队队务会上推荐你的思路。”为了以后做大做强,刘正茂开始有意思给何福营增加管理难度。
自从被刘正茂举荐当大队宣传部长以来,何福营都是被动的执行者,他是个要强也有主见的人,大队让他单独主持饮食项目,大餐饮那块,实际上是古大仲和施大柱在操盘,何福营插不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