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空包弹和馋哭老蒋的通讯雷达装置

这大大提高了指挥的精准性和军队的协同作战能力。

可惜现在还没有卫星,不然还可以更精确定位技术。

好在通过集成雷达与无线电通信,也能制作出了一套精确而高效的战场控制系统。

要是校长看到这个定位系统估计得馋死。

这样他就可以精确的下达命令。

不像以前还得通过电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让“黄司令,让你的三团五营二连六排四班的机枪手,前进五米。”这种微操能很轻松实现。

赵学成相信,这套系统的表现也会让军方领导深刻认识到通信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从而推动种花家军队向纯粹的机械化部队,向信息化部队转型。

为了制作出这套精确的通信和雷达系统,赵学成进行了仔细的设计和组装。

首先,他利用自己已掌握的集成电路技术,设计出了一款体积极小的无线电发射与接收模块。

这款模块采用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工艺,将几万个晶体管和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约10平方厘米的芯片上。

这样做既大大缩小了尺寸,又实现了多种功能的集成,包括信号放大、混频、解调等。

在此基础上,他选用了极其轻薄的天线材料,以PCB技术将天线直接印制在电路板上,省去了另外安装天线的步骤。

天线材料采用陶瓷和特殊金属复合材料,既能保证天线射频性能,又非常轻薄灵活。

最后,他用新研发的锂电池作为电源,这种电池体积小而容量大,能够提供足够的工作电力。

将上述部件组装好后,整个发射模块的体积小于一枚火柴盒,重量仅20克,非常轻便。

与发射模块相配套的是指挥所的集成接收系统。

它由一个大型平面相控阵雷达天线和高灵敏度的软件无线电接收机组成。

雷达天线由上千个小天线组成,可以发射精确聚焦的电磁波,并接收反射信号,实现对人员定位。

无线电系统则可以实时监测各个频段的无线电信号,对发射机进行解码。

赵学成专门用计算机开发了一套复杂的算法,可以综合分析雷达和无线电的数据,精确判别每个人员的方位和距离,并保持无线电联系。

这样,就可以随时掌握每一个演习人员的具体位置。

通过这种集成电路、天线、算法等多项技术的创新运用,赵学成成功地制作出了一套精准而迷你的战场通信和定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