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回来后,他就随身带着这两本书,走到哪儿学到哪儿。地里干活累了休息的时候,摸出来翻两页;晚上回到家后,帮妻子收拾完家务后,也立即坐下来挑灯夜读,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书中的知识。
陈渝的四姨马萍、姨爹张国林看到后,打趣说道:“二娃子,当年你读书要是这么用功,你至少也是个大学生了。”
然后又心疼地说道:“早点去睡吧。你这白天下地,晚上还要读书,别把身体累垮了。”
张家国笑了笑:“爸、妈,我扛得住的,你不用担心。大哥哥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我,要是干得不好,到时丢的不仅是我的脸,也是咱家所有人的脸呀。”
两老口知道儿子说的在理,叮嘱几句后自去上床睡觉。
然而,想着张家国的事,老两口躺在床上半天睡不着。张国林翻了个身,对马萍说道:“二娃子家里家外都要忙,确实不容易。这段时间咱们多帮甘琴干点地里的活,让二娃子少操点心,专心做好他的事情。”
马萍自无异议:“是呀,二娃子说得对,渝儿把这么大的事情交给他,要是办差了,我们真是没脸见他。”
眼看着马上就到十一月了,根据书上所说,十月前是秋种的最后一个月,错过了这个时节就只能等到明年三月开春后才能种植。
张家国就有些着急了,决定边干边学。他通过网络从徽省亳州全国最大的中药材市场买来种茎,然后照着书上写的方法,带着十组的人就开始摸索着种植开了。
这把张家国整的,那才叫一个小心翼翼:从前期的整地施肥、起垄开沟,到种茎的消毒、地里摆放、覆土压实;再到后期的水分管理、中耕除草与施肥......每一步都反复与书上所写的对照着来,生怕搞错了一丁点。
没过几天,这两本书就被他翻得皱巴巴的。等一个种植周期完成后,他俨然成了地黄种植方面的专家,对各个环节都了如指掌。
果然,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促进学习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