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村子里,何现宗和谭婉媱依旧站在那辆黑色川崎摩托车旁,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
何现宗想起之前谭婉媱的豪言壮志,不禁好奇地问:“之前听你说你要用这辆川崎来干农活?现在怎么没看见你去干了?”
谭婉媱一听,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神情,伸手轻轻拍了拍川崎的车身,无奈地说:“唉,不敢了,虽然我费了好大劲把它改造了一下,理论上是可以用来干农活了,但是真到要用的时候,还是舍不得。你想想,这么酷炫的车,用来拉肥料、耕地,多心疼啊。现在也就偶尔拉点米、稻谷、水果之类的用一下,这已经是我的极限了。”
何现宗忍不住笑出声来:“我就说嘛,你当时说要用它干农活,我还以为你开玩笑呢。不过话说回来,你这改造技术还真厉害,居然能让这跑车也能沾点农活的边。”
谭婉媱得意地扬了扬下巴:“那可不,我可是研究了好久,才找到合适的改装方案。不过现在看来,还是有点暴殄天物了。”
夜幕悄然降临,整个村子被一层静谧的黑色笼罩,只有几家农户的窗户透出昏黄的灯光。
郭蓉骑着她那辆红色豪爵钻豹,匆匆驶向呼延雨婷家。
她心里惦记着一件大事——今晚要召开村民大会,传达一些重要的政策和村里的发展规划,可村子不小,挨家挨户通知太费时间,于是她想到了借个喇叭来广播通知。
到了呼延雨婷家,郭蓉轻车熟路地走进院子,喊道:“雨婷,在家吗?”
呼延雨婷闻声从屋里走出来,看到是郭蓉,脸上立刻露出笑容:“哟,郭支书,这么晚了,找我有啥事啊?”
郭蓉笑着说明来意:“雨婷,我想借你家的喇叭用一下,今晚村子里要开会,我想录个音,让它自动在村里广播通知。”
呼延雨婷爽快地答应:“行啊,小事一桩。你等着,我这就给你拿。”
说完,转身回屋,不一会儿就拿着一个大功率的喇叭走了出来。
郭蓉接过喇叭,感激地说:“太谢谢你了,雨婷。要不是你帮忙,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通知这么多村民呢。”
“跟我还客气啥,都是为了村子好。对了,今晚开会是有啥重要事儿啊?”呼延雨婷好奇地问。
郭蓉一边调试着喇叭,一边回答:“主要是跟大家讲讲咱们村接下来的发展方向,还有一些新的政策,让大家心里有个数,也听听大伙的意见。”
“那挺好的,村民们肯定都很关心,你这工作做得可真细致,还专门借喇叭通知。”呼延雨婷夸赞道。
郭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也是没办法,村子大,一家一家跑太费时间,用这个喇叭能快些。”
调试好喇叭后,郭蓉开始录音。她清了清嗓子,对着喇叭认真地说:“各位村民注意啦,今晚村子里开会,地点在村中心的小广场,请大家准时参加,互相转告一声。”
录完音,她又反复听了几遍,确保声音清晰、内容准确。
“雨婷,那我先走啦,用完就给你送回来。”郭蓉把喇叭固定在摩托车上,准备出发。
“好嘞,你忙你的,不着急还。”呼延雨婷挥手告别。
郭蓉骑着摩托车,沿着村子的道路缓缓行驶。
喇叭里不断重复着她录制的通知,声音在寂静的夜晚传得很远很远。
每到一个巷子口,她都会放慢速度,确保声音能覆盖到每一户人家。
路上,偶尔会遇到几个村民,他们听到了广播。
“郭支书,辛苦啦!这么晚还忙着通知大家。”一位大爷从屋里走出来,对郭蓉说道。
郭蓉连忙回应:“大爷,不辛苦。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大家准时来开会就行。”
就这样,郭蓉绕着村子转了一圈又一圈,直到确定所有村民都能听到通知,才停下摩托车。
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看着夜色中的村庄。
村中心的小广场上,灯光昏黄而温暖,像一只温柔的大手,把陆续赶来的村民拢聚在一起。
今晚这场会议,大家心里都揣着好奇与期待,三三两两凑在一块儿,小声地议论着。
谭云祥骑着那辆蓝色钻豹,稳稳地停在广场边。
慕容小琴和谭婉媱坐在后座,一下车就抬手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
谭婉媱则灵活地跳下车,她穿着一身简约的休闲装,眼神里透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
“媱媱,你是大学生,见识广,等会儿你可仔细听听她在说什么。”谭云祥一边锁车,一边叮嘱女儿。
谭婉媱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说道:“爸,您就放心吧,我肯定认真听,不过看郭支书平时那干劲儿,肯定是好事儿。”
慕容小琴也在一旁点头附和:“就是,咱得支持郭支书的工作。”
一家三口说着,便随着人群往广场中央走去。
此时,广场上已经熙熙攘攘,村民们的交谈声此起彼伏。
有几个大爷大妈正坐在自带的小板凳上,唠着家常,时不时还朝郭蓉站的方向望上一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听说这次是要搞大项目,不知道是真是假。”一位大爷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
“我也听说了,好像和旅游有关,咱这穷乡僻壤的,能搞出啥旅游啊?”旁边的大妈满脸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