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王书记略显惶恐的表情,简阳没有接着往下追问,而是换了个话题。
他说道:“你们以前不是打过井吗?那口井是什么时候没水的呀?”
王书记低头思索了一下,回答道:“好像是九七年断的水,是吧?”最后这问句是朝着王大爷问的。
王大爷点了点头。
简阳又问:“那你们知道为什么没水了吗?”
“水干了呗!”王书记不假思索地回应着,可话一出口,他马上意识到简阳问问题不会这么简单,于是赶忙补充道:“听乡里的学生娃子讲,是因为咱们这儿的地下水改道了。”
简阳听后点了点头,说道:“是啊!由于咱们这儿的植被在发生变化,所以地下水水位也在逐渐下降,枯竭情况也在不断变化。
从这一点上咱们能看出来,就算咱们再打出机井,如果不知道保护水源,水还是会消失掉的。所以,要解决喝水难的问题,就得科学地去分析、去解决才行呀。”
王书记和王大爷见简阳在谈论他们最为关心的喝水问题,一个个都听得格外专注,就连王楠也在一旁聚精会神地听着。
简阳并没有停下话头,而是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说道:“所以呢,咱们一方面得考虑如何节约用水,保护好现有的地表植被,这地表植被呀,就是地面上的这些树和草,可不能轻易去破坏它们,它们能够帮咱们蓄水呢;另一方面,咱们可以琢磨怎么利用地表的降水。一般来说,通常是建造水库、池塘来调节旱涝灾害,平衡降水情况,可咱们这儿村子规模不大,土地也不多,而且大部分是岩溶地貌,不太容易建大型的水库来蓄水。那么,咱们可不可以修建小型的蓄水池来蓄水呢?
比如说,咱们在各个山脚修些导水沟,把每次降下的雨水都收集到地势低洼的地方,然后在那儿修一个水泥的蓄水池,再在蓄水池旁边装一个大水泵,把水抽到地势比较高的水塔里面,这样一来,咱们家家户户不就能像城里人一样用上自来水了吗?而且还可以通过收取适量的水费,来控制大家节约用水,同时维持整个供水系统的正常运作。”
王书记听着听着,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不由自主地打断了简阳的话,大声说道:“这个办法好啊!咱们这儿其实雨水挺多的,要不庄稼也种不了呀。”
简阳倒也没因为被打断而不高兴,他含笑着说:“这个办法行不行,现在还不能下结论呢。回县里后,我会找有关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评估,之后再做决定。不过这里面有几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饮水的卫生问题,还有万一碰到降水量少的情况可怎么办呀?
我估计还是得打口机井,起码得保证大家有水喝,对吧?还有就是,咱们还得想办法把山洞里的水也利用起来,这样才能从更多方面合理地利用水资源,避免造成浪费呢。
只要咱们减少地下水的使用量,保护好生态环境,我相信,喝水难这个困扰大家几代人的问题,是能够得到解决的。”
桌上的众人听了,脸上都露出了喜悦的笑容,情绪也高涨了起来,他们终于看到了解决喝水难题的希望了。
王书记站起身来,端起面前的杯子,说道:“简书记,如果咱们真能喝上水,全村人世世代代都忘不了您的恩情呀,我……我替大家谢谢您了!”说到后面,这位年近五十的老党员动了感情,声音都有些颤抖了,话刚一说完,便仰头把手里的酒一饮而尽,接着放下杯子,用手抹了抹眼睛。
简阳也没再多说什么多余的话,很干脆地喝光了面前杯中的酒。
王大爷想劝李师傅也喝点,李师傅赶忙摆手拒绝,简阳笑着解释说李师傅等会儿还要开车回县城呢,这才作罢。
简阳放下杯子后,又和王书记探讨起了如果水的问题解决了,村子里该如何发展的事儿,可说到最后,也没找出什么特别好的想法来。倒是周歆突然提出了一个用营养土种植西红柿和黄瓜的建议,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不过周歆也只是偶尔在网上看到过类似的文章,具体情况她也不是很清楚。
简阳便对王书记他们说,会帮他们仔细找找这方面的资料,如果可行的话,就帮他们联系联系。
这一顿酒,喝了差不多两个小时,其实也没喝多少,一瓶酒都还没喝完,但气氛却十分热烈,大家喝酒的兴致都很高。
简阳看了看时间,觉得差不多了,便站起身来,给王大爷和王书记的杯子里满上酒,然后跟他们告辞了。
王大爷、王书记还有王楠,都执意要把简阳他们一直送到小学校那儿,站在路边,望着简阳他们的车走远了,这才肯回去。
简阳坐在车里,向周歆详细了解了一下她之前在吃饭时提到的水利专项资金的一些具体情况,随后便闭上眼睛,不再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