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并没有浇灭她心里那股压抑了太久的渴望,她抓起自己的包,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出门了。
她要去县城,去那儿找人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她得弄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要是实在不行,她就直接去水泥厂和化工厂,找那儿管事的人问问,既然都说现在是市场经济,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那她就直接去找他们谈,不就是买卖嘛,只要有点赚头,自己就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路上,沈芳心里不停地琢磨着,也愈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我沈芳可不是那种一碰就软的柿子,就算输,也要输个明白!
到了县城,沈芳并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不过老干部们带她去了银行,还鼓励她继续做下去。
到了银行,情况也不太理想,贷款倒是可以办,但需要有担保和资产抵押。担保的事儿,几个老干部说他们帮忙找,可抵押就得沈芳自己想办法了。
在详细了解了抵押的要求和手续后,沈芳知道,如果把自家的房子以及和丈夫十年来辛苦经营、全家赖以生存的家电维修部抵押出去的话,大概能贷到六到八万,具体贷多少,还得等银行确认之后才能确定。最后,在老干部们反复争取下,人家真的是拉下老脸帮忙了,银行的一位负责人才松口说,看看能不能以帮助下岗人员再创业的名义,帮沈芳再想想办法,争取贷到十万。
出了银行的大门,沈芳对老干部们感激不已,小心翼翼地把他们送回了家,然后她又来到了汽车站,在候车室的长椅上坐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才下定决心,爬上了去新水的班车。
云龙水泥就在临近县城的新水镇,而古川化工则在另一个方向的西沙镇,沈芳家在高江镇,这几个镇以前可都是古川比较富裕的乡镇呢。沈芳决定,这几天自己亲自跑一跑这两个企业,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然后再做决定。
在后面将近一个星期里,沈芳在这三个乡镇之间不停地奔波着,而县委正在召开一次比较重要的会议,其中一些内容也和她有点关联。
三楼的大会室里,赵县正在汇报县里几个企业的发展情况,其中着重提到了云龙水泥:“云龙水泥的新设备已经投入生产了,对新设备的技改工作也有了初步成果。经过陕西、北京来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帮助,我们确定了技改的方案,整个方案预计需要的资金是一百八十万……”
郑局听到一百八十万这个数字,不禁哀叹了一声,等赵县一说完,他马上就开始叫苦不迭:“又要一百八十万,我上哪儿去找这么多钱啊!今天这会,你们一个个的,张嘴就是要钱,真把我当成印钞机了呀!”
肖县长说道:“教育线那边要修建学校,把教育建设资金全拿走了不说,还得从县财政这儿挖补助;刚刚牛局长也说要发展新农村建设,也得要钱呀!水利和林业部门又说要修建水利工程、搞防护造林,同样得花钱!基础建设这一块,各个乡镇都以这个为由,截留了一大笔上缴款。
不是我想叫苦,可你们都这么花钱,只出不进的,我是真的没钱了呀!”说完,郑局两手一摊,一脸无奈的样子,说道:“要不,你们把我给分了吧!”
简阳没有理会郑局,而是看向旅游局的仇局长,问道:“仇局长,你那边情况怎么样?”
仇局长回答道:“我这边稍微好点儿,刚刚接待了两批大型的游客团队,不过扣除各项费用后,估计咱们全县这次最多能有二十几万的营业收入,但是呢,我们很多营业项目都得加大投入、进行改善,不然咱们县的旅游吸引力就会下降了。”简阳又问:“你们能维持收支平衡吗?”
仇局长点了点头,说道:“争取吧,我们自己再想想办法。”
简阳把脸转向郝建国,说道:“郝县长,你来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