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武则天甚至推广了酷吏制度,扶持了如武三思和上官婉儿这样的亲信,使他们成为了她手中最锋利的剑。这些亲信在她的授意下,执行了一系列强硬措施,巩固了她的统治基础。然而,这些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她的权力,却也在朝堂上引发了诸多的争议,并且成为了后世批评她的焦点。
晚年,在狄仁杰的建议下,她重新确立了李显为太子,睿宗李旦则被封为了相王。这个决策也为后来唐朝的复辟埋下了伏笔。
705年,当武则天因病体弱时,一场政变悄然在酝酿着。宰相张柬之与将军李多祚等人决定采取行动,他们果断诛杀了女皇的男宠张易之兄弟,并迫使武则天退位。随后,中宗李显再次登基,唐朝得以复辟还朝,历史上称为“神龙革命”。
然而,由于中宗李显缺乏政治经验,他的统治充满了不确定性。加上受皇后韦氏、女儿安乐公主,以及武氏家族成员的影响,许多有功之臣如张柬之等遭到流放或迫害。
朝廷内部权力斗争不断,局势动荡不安。韦氏和安乐公主野心勃勃,意图复制武则天的道路,掌握最高权力。她们联手企图迫使太子李重俊发动兵变,但最终均告失败,太子不幸被害。这一事件,进一步加剧了朝廷内部的紧张局势,更揭示了宫廷斗争的残酷与险恶。710年,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毒害了中宗李显,并拥立温王李重茂(即殇帝)为帝,企图进一步加害相王唐睿宗。
但这个时候,局势却发生了逆转。
相王的儿子李隆基在其姑母太平公主的帮助下,发起了“唐隆之变”。在这场精心策划的政变中,李隆基成功消灭了韦氏和武氏的势力,并拥立唐睿宗复辟为帝,就此恢复了唐朝的正统统治。
唐睿宗复位之后,立即让儿子李隆基当了太子,并同意让妹妹太平公主参与政事。这一决定虽然暂时稳定了局势,但也就此埋下了权力斗争的种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两人的权力之争也愈发激烈。随后,唐睿宗决定退位,李隆基顺利继位,成为唐玄宗。新皇帝登基后,凭借果断的政治手腕和出色的领导能力,迅速赢得了朝廷和民间的尊敬。
不久,唐玄宗察觉到太平公主及其支持者可能构成的威胁,并指控他们计划发动羽林军兵变。面对这一潜在危机,玄宗迅速采取行动,及时发兵控制了局面,逮捕了太平公主及其追随者,从而稳固了自己的统治。
唐玄宗李隆基的这些果断举措,不仅结束了自武则天以来长期存在的女性主政局面,也巩固了他的皇权。这些行动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通过清除内乱和潜在威胁,唐玄宗为大唐带来了新的稳定与繁荣,开启了开元盛世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