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喜军找到事先下网的冰窟窿,拿着冰镩子凿着冰,长海在旁边用抄网把碎冰捞到旁边。

两个人一替一换的忙活了一上午,一共凿透了六个冰窟窿。

就这样才有两盘网才能拉动,两个人一起用力慢慢的拉着渔网,这两盘网一大一小,大的是网大鱼的,小的专门捞小鱼儿。

两个人先拉大网,网很沉,不光有水的阻力,渔网本身就不轻,在加上冰面滑,脚蹬不住,所以很费劲。

拉了渔网的三分一还没见到个鱼毛,长海都有点泄劲了。

姜喜军乐的告诉长海“别着急,要不就没鱼,要是有你都忙活不过来”

正说着,就感觉渔网传过来震动的感觉,姜喜军赶紧放慢速度,一点点的拉网,长海也加着小心,压低身子慢慢的顺着姜喜军的节奏拉网。

没用两分钟,鱼就露头了,随着渔网这条鱼也上了冰面,没想到竟然是一条能有一米多长的哲罗鲑,这可是东北“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里“五罗”的头一罗。也是体型最大的。

姜喜军一看都很兴奋,要不是怕网出溜进水里,他俩都能扑上去。

随着渔网慢慢的出水,各种鱼陆续出了水面。种类还不少,除了又上来一条哲罗鲑以外,还有雅罗(也叫华子鱼,也是五罗之一)和黑斑狗鱼(俗称狗鱼棒子,十八子之一)

这盘大网全拉上来,长海和姜喜军也累的不行了。歇了一会儿,赶紧把鱼摘出来。

两条哲罗,四条雅罗,四条狗鱼棒子。姜喜军说“要不是这两条哲罗,鱼不能少了,哲罗一折腾,其他的鱼就都跑了,但是有这两条也值了”

没用一会儿几条鱼就冻成鱼棒子,码在爬犁上绑好。两个人继续拉另一盘小网。

小网相对来说就轻松很多,但是上来的鱼也小,都是一些柳根子,细鳞子之类的还有两条相对大一点的鲤拐子(小鲤鱼)但是胜在数量多。

就这一网,长海强拉起来,连鱼带网能有一百六七十斤。

鱼也不摘了,拿回家加上董亚菲和孙叔孙婶子一起弄,还能快点,他俩要是在冰面上摘鱼,用不上鱼摘完了,他俩就冻成棍了。

两个人拖着爬犁往回走,到了孙叔家里,都下午三点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