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去姥爷姥娘家住几天

大舅坚持把点心果子从手提包里拿出来,递给了魏小佑,说道:

"小佑来,等这个星期放了学回到恁爷爷奶奶家,给他们说一声,在下一个星期时去姥爷姥娘家住几天,也让恁爷爷奶奶歇歇。"

"行,这星期回去时,我就给俺爷爷奶奶说。"

魏小佑爽快的答应道。

娘和两个弟弟去淄博都走了大半年了,魏小佑从学校放学后都是回爷爷奶奶家,还真没去过姥爷姥娘家。

其实,说起来,魏小佑的大大(鲁西南一带方言对爸爸的叫法)无论是当兵还是转业去了淄博,一直以来都是姥爷姥娘的舅舅和姨们帮着魏小佑娘伺弄地里的活。

尤其是土地承包制实施之后,各家各户都在尽心尽力的收拾自家的田地,再也不是集体劳动、统一耕种了之后。

春耕时,是大舅二舅抽空来魏小佑家帮着翻耕田地,大都是大舅二舅白天伺弄自家的田地,晚间再来帮魏小佑家耕地靶地。

夏种时,也是大舅二舅和三姨小姨四个人一起来耘地,起垅,点种,扦苗,一弄就是一整天,兄妹四人收拾完地里也来不及吃饭就回去了。

秋收时,要不是大舅二舅和三姨小姨四个人帮衬着,麦子会直接干落在地里,根本收不起来了;棒子(鲁西南一带方言对玉米的叫法)会收不完就烂地里了;大豆(即黄豆)会炸在地里长了芽子,有时候,大姨家的表姐程爱菊也会一起来帮着忙收。

试想,处在鲁西南一带广阔的内陆平原魏王庄一个人合着良田耕地三亩,自留地菜园用地还合着几乎一亩。好的良田耕地从南头到北头将近一公里还多,尤其是割麦子的时候,更觉得地长的不到头。

那时候,老百姓割麦子都是用镰刀手工割,头顶上太阳毒晒,整个背火燎燎的疼,麦穗的麦芒刺的胳膊针扎似的痛,弯腰割麦子,抬头的时候总看不到头,汗流浃背,干渴燥热,又累又乏,任谁都受不了。

如果不尽快将熟了的麦子收割了,一旦变天刮风下雨的,麦子就糟地里了,所以,麦收就那几天,必须和天抢时间,和季节抢节令,如果收不及时,一季的辛劳就白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