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小佑,你大大不会不要你了吧?

"梁山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出郓城。"

不知这句话出自何处?何时?

魏小佑所出生的魏王庄村作为郓城县黄堆集乡的一个自然村,也一样有着说是祖辈传承下来的习武风气,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十八般兵刃中三样五种的。

每年麦收、秋收后,村庄西的晒场四周都会摆上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镗棍槊棒鞭锏锤抓拐子流星,村里习武的年轻人大都能耍几套自己正在研习的4。

来了兴致时,还会将兵刃缠包上棉布,蘸上白石灰,相互进行比试,身上白点最多者为输,最少者为赢。

也有自持武艺高强者不把兵刃缠包,就直接进行实战比试,刀光剑影,棍风镗响,锤擂鞭砸实是惊险,生死毫厘。

魏小佑自小就跟在爷爷身边习文识字,学经品画,潜移默化的对于舞枪弄棒、斗勇好狠的行为不感兴趣,但却因为从小耳濡目睹,也跟着本家一些武艺高强者学了少林长拳和六合刀套路,只不过是用于强身健体。

爷爷也常常有意无意的说教"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而让魏小佑专心致志的用功学习,奶奶也因出身于乡绅惟文之家,教育孩子也是以读书为重,有时会用"君子远离庖厨"意识来加以引导。

爷爷奶奶的影响,父亲书信的引导,学校老师的教育,让魏小佑直接以全乡(郓城县黄堆集乡)前十名的成绩且年龄最小的名头考上了黄堆集乡十四中中学,这年是1982年。

黄堆集乡位于山东郓城县东南16公里处,古称黄泥冈,是《水浒传》中吴用、晁盖智取生辰纲所在地,南临巨野、东与嘉祥县接壤。

黄泥冈乃中原腹地,位于鲁西南平原的郓城县东南部。古为水浒南岸,北顾比肩梁山之颠,素有“梁山泊打鱼,黄泥冈晾网”之说。

黄泥岗始于宋末,中经元朝,兴盛于明初。因黄水时常泛滥,人们避水患于土圭,逐渐将原来的辛河村、南尚贤村与黄泥冈连成一片,三村合到一起,便于冈上建庙起集,始称黄土圭 集。时至清末因“土圭 ”字生僻,故改称黄堆集。2015年2月28日,黄堆集镇正式更名黄泥冈镇。

后来,魏小佑到黄堆集乡十四中报到后,分班和安排宿舍的时候,学校教导处主任数学教研组组长周新民(后来,魏小佑才知道,他是奶奶侄媳妇的哥哥)还告诉魏小佑说:

"如果不是因为你的考试成绩格外突出,学校差点就拒收你去学。"

魏小佑很茫然的问道:"为啥不让俺来上学?"

周主任纠正道:"已经是中学生了,以后说话不能‘俺俺’的,要说‘我’,之所以差点拒收,一是你的年龄太小,二是你小学跳了一级半,底子打的不牢靠,对你以后的学习有很大影响,你会学的很困难,拒收的话,对你有好处。"

"那后来为啥又让俺,不是,又录取了我呢?"魏小佑接着问道。

"刚刚不是说了吗,你的考试成绩是全乡2000多个学生中的前十名,学校和乡里管教育的领导都知道,再就是你的爷爷,也就是我的姑父多次通过我找了学校王校长,还有就是你的小学校长张新启,他是我曲阜师范的同学,也一再找我,说你的成绩一直是位列前茅,尤其是文科格外的拔尖。最后才决定接收的。但也针对你做了一个学年的考验期,如果这一个考验期学年,你能通过就有机会继续读中学,如果过不了考验期学年,你将被劝退回去复读。"

经过周新民的说明,魏小佑才知道,之所以险些被拒收,主要是因为魏小佑文理偏科偏的太严重,这还归结于魏小佑没有上二年级和四年级只上了半年的缘故,使得数学成绩极其差。

后来,在开学后,周新民成了魏小佑班的数学老师,针对于魏小佑,周新民总是严格要求重点教学,敦促魏小佑能够在理科赶上同级部的中等水平。

由于是住校,在学校吃食堂,需要学生从家里带粮食到学校食堂换取饭票,所以,每个星期五放学后,同学们都回家去带粮食,到周日下午返校时,将带的粮食交到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