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婚后初始生活的思考

这不是柏拉图式的爱情或者婚姻,这是每一个初婚者,或者每一对新婚夫妻最初的梦想,最基本的渴望。

其实,任何一个人,无论男或者女,无论已婚或者未婚,亦或者是已经离异的夫妻,都曾不止一次又一次的想过,思考过“什么才叫‘爱’?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最后,在经历现实生活的千百次捶打之后,才会在痛彻心扉之后,明白:

性不是爱,约会不是爱,拥抱不是爱,24小时全天候的聊天也不是爱。爱是在目睹你最糟糕的一面时,依旧爱你。

爱是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却依然忠于你,爱是在你崩溃难过时,能听见你的心声,让你笑起来。

爱是在你崩溃大哭时,会温柔的告诉你别怕,我在,一直在,爱是在你负面情绪爆发时夸赞你身上所有美好的品性,以及那个依旧陪你往前走的人。才是,你苦苦寻找的爱。

等待我们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发现,所需要的不再是轰轰烈烈的爱情,不再是那个为了站在山顶或者水岸边,对着远处或者天空,大声宣告的誓言,而是一个不会离开你的人,一个你也离不开的人。

就像林徽因说过的“余生很短,一定要去爱一个,一见你,就笑;一见,你就笑的人。最浪漫的遇见大概就是,你刚好转头,他刚好抬头!”

所以,真正让一个人感动的,从来都不是耳边的情话和昂贵的礼物,而是下意识的惦记,语气里的温柔和满眼的在乎。幸福真的很简单,拥有一个爱你、懂你的人,一个愿意说,一个愿意听,温暖相伴,一个说着最狠的话,却又做着最戳心窝子软事的人,共度余生,才是对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魏小佑结识的一个离婚的朋友,曾经在一次醉酒后揽着魏小佑的肩膀,一副大彻大悟的模样说:

“兄弟,你知道吗?离婚后,我才算真正的弄明白,其实两个人在一起,就像土豆跟西红柿,本来就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但却因为爱走到了一起,那是因为土豆变成了薯条,西红柿变成了番茄酱,感情也是如此。因为,真正合适的两个人就是:一个强势,一个随和;一个计较,一个大度;一个厉害,一个温顺;一个勤快,一个懒惰;一个愿吃蛋黄,却吃了一辈子的蛋清,而另一个只想吃蛋清,却无怨无悔的吃了一辈子蛋黄。所以,这世界上没有天生就合适的两个人,所有的合适都是彼此为了对方而改变得来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认可。这才是婚姻的真谛,更是爱情最后的、真实的结果。可是,我却是在离婚后才领悟到的。”

说完,他一个一米八五的身高,体重将近两百斤的男人,掩面痛哭,哭的像是一个失去了心爱玩具的无助的孩子。魏小佑没有说出任何安慰的话语。因为,他已经不需要那些无关痛痒的安慰了。

魏小佑自从事老龄工作以来,接触到了更多的那些已经度过银婚、金婚、和钻石婚的老年夫妻,有的是相濡以沫一辈子,有的相爱相杀一辈子,有的上半辈子是水浒夫妻,下半辈子却修成了蝶恋花的夫妻。市党校离休校长章尔厚夫妇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一对刚过金婚的夫妻,在采访中,年近八旬的章老告诉魏小佑说:

“夫妻,夫在前,妻在后。一段婚姻里,先有好丈夫,再有好妻子。亏妻百财不入,亏家百世不顺。只有夫妻同心,才能其利断金。

婚姻不是1+1=2那么简单,而是0.5+0.5=1却>2那样的辩证关系。结婚后的两个人,都需要各自去掉一半的个性,家庭才会和谐,没有所谓完美的婚姻,只有懂得付出和包容的另一半。

夫妻之间没有江湖术士或者铁嘴算卦先生所说的绝配姻缘。从古至今,男婚女嫁的习俗礼节无论怎么演变,无非是根据时代的进步而赋予特色而已,要想总有一个美好的婚姻,唯一不能也无法变革的条件,就是男人最好的聘礼,是一生的迁就,而不是贵重的金银和豪华的迎亲车队;女人最好的嫁妆,是一世的理解,绝不是十里红妆和娘家跟来吃席的送亲团队。结婚,只需一时的勇气,便可以下定决心了;守护婚姻,却需要一辈子的努力,与一时的委屈过后的坚持。”

在魏小佑给其积满茶山的茶杯续水时,章老的老伴侯奶奶从屋里走出来,手里拿着几粒药丸,另一只手端着一个玻璃水杯,站在章老面前,用“命令”式的语气道:“张嘴,先把药吃了,在摆龙门阵。”侯奶奶是四川人,将聊天称之为“摆龙门阵”。

“要得,后生在,给点面子噻。”章老一边答应着,一边配合着,一边对侯奶奶用其方言腔调“求情”道。

“好好,乖,先吃药噻。”侯奶奶笑着,递上药丸,“水温正好,赶紧吃药。”说着,将杯子轻轻递到章老的嘴唇边。

那一刻,夕阳的余晖正洒在两位老人的身上,让两位老人有所沐浴在金光里……

后记:隐龙居士在写本章的时候,正好是2024年农历腊月28日,也是2025年春节的前一天,是夜,便是年三十。因为2025年没有年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