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组建先遣队,登月具体方案

包括先遣队在内的登陆队伍专心负责部署生活设施、修造维生建筑,以完善定居点、使之不断扩大升级为主;

而后勤队伍则停留在月球轨道上,依靠后续源源不断运来的补给船,向登陆队伍提供不适合在月球环境中就地加工的各种建材,让他们能专注于满足建设。

毕竟,就月球那个苦寒的环境,挖掘富集月壤、提炼水和氦三之类必须原材料也就罢了,再修窑烧砖或是生产水泥钢筋...就明显很没必要。

有自己生产建材的那个闲工夫,还不如在满足先遣队生活需求之后,多搞几个舱室来种水培作物呢。

小主,

最起码对于月球定居点来说,哪怕出现最极端的断开联系情况,没法自主生产建材,也就是无法扩建而已,建筑维护都还有备件;可若是无法自主生产食物,那才算是大事。

...总之,初期一切都以‘提升人口容量’为主。

在氦三聚变反应堆运行起来、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之后,就可以大量修建用于种植水培作物的农业舱室,维持充足的粮食供应,使前哨站能够自给自足。

继而为广寒市的真正建立、奠定基础...

基于这个原因,第一批运输的设备之中,除了聚变反应堆以外,最重要的就是用于采集、提炼月壤的矿物处理设施。

由于是采矿和冶炼领域相关的设备,不管怎么说,都是有一定危险性的。

月球不同于蓝星,上面的重力环境、大气环境、磁场环境都截然不同。

很多在蓝星上随随便便就做到、让人习以为常的事情,到了那边,操作难度反而会大得批爆。

就比如说采矿:

月球环境没有磁场,整片大地都暴露在太空中,长年累月的外来天体和宇宙射线轰击,让月面环境远不如蓝星那么坚实可靠,遍布错综复杂的地下孔隙或是地底断层...即使是用可以智能遥控的采矿设施,想在这里展开作业,也很考验操作员的技巧。

一个不小心,很可能就得报销珍贵的设备。

以地月之间的距离,把它运过来的成本,都比它本身贵出好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