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大势之下,选择(含人设图)

十一月,法拉在桑多城僭位封侯以后,开始从桑多城撤军,返回加戈领西面的梅卡城。

在他撤军以后,东米德地区西部的紧张局势终于开始逐渐缓和。

尽管法拉人已经走了,但他前面几战所留下来的军事威压却并没有散去。

教会,贵族,以及那些并不支持法拉的商人,在他撤离的时候依旧在不断积蓄力量,为下一场大概率会到来的战争做着积极准备。

由于前面几次战争的消耗,这次他们的动员速度显然变得更加缓慢了。

就算这些人的手里掌握着大量的土地,但财富与战争所需的武器,粮草,却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够恢复的东西。

再加上法拉此前所施行的焦土计划。

现在整个东米德西部的生产能力已经大打折扣,而被摧毁过的地方,短时间之内,也无法恢复。

那些地区,将保持着“焦土”的状态很长一段时间。

这也是法拉为什么不要西部地区的原因之一。

生产这种东西,重建恢复是很困难的。

但摧毁起来,就简单得多。

在法拉的规划中,接下来至少三年里面,加戈领应该集中力量完成手工业和商业的彻底繁荣。

然后,正式向着工商业靠拢。

而不是将大量的财富用在恢复战争破坏区域上面。

那样太浪费了。

财富,人口,生产能力必须集中起来,才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迎来质变。

这也符合法拉对加戈领最初的规划。

他要建立一个“城邦国家”。

虽然现在似乎看上去偏离了方向,但其实发展的核心一直都没有变。

——汲取所有资源,发展加戈市。

加戈领其他地区,都只是在此基础上顺带着拉上去的而已。

等之后将更多的人口作为新鲜血液输送过去,加戈市的发展将甩开整个东米德,乃至整个诺斯巴罗王国其他大城市几个身位。

东米德西部地区的局势缓和之后,依旧在这片凌乱之地生存的人,也由于大环境的变化,不得不开始寻找新的生存之所。

贵族们出于对法拉军事行动的恐惧,而加大了对底层农奴的压迫和剥削,这让本来日子就过得很痛苦的农奴们更加雪上加霜。

在法拉彻底撤军离开后,东米德西部地区爆发了几次小规模农民起义。

但最终这些起义全都没有什么效果,都被贵族们重新武装起来的军队给镇压了。

打也打不过,那没办法了。

依旧还活着的人只能另谋出路,开始大规模从贵族领主们的领地逃离。

之前这些人就算累死在土地上,都没法跑。

因为没地方去!

整个东米德地区都是贵族主宰的地方,哪个男爵都不会收留出逃的奴隶。

就算你跑了,最终的结果也会非常凄惨。

奴隶主对奴隶的逃跑容忍度,是零。

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人敢跑了。

但现在,外部的环境在圣血之战后,彻底发生了变化。

一来,是丰饶神教教义的广为传播。

加戈领的制度与法拉的理念,也随之一起传播开来,让整个东米德地区的底层奴隶都知道了。

——只要跑过去了,成为丰饶神教的信徒,就能有口黑面包吃。

二来,则是法拉威望的彻底建立,将东米德地区切割成了三块。

东面,是加戈领。

中间,是被焦土计划破坏掉的贫瘠区。

西边,是贵族,教会,商人们收缩力量之后的残留区。

在圣血之战与法拉的“独立战争”前,东面的加戈领对西面的人来说,都处于一种“好像有点名头,但又好像没什么特殊的”这种程度。

但在两次战争后,这种印象对底层的奴隶们来说,就变成了——东面的富饶之地,丰饶神教信徒必须去的地方,强大的血旗军团庇护之地,去了就能有一口吃的。

这是同一个东西吗?

压根就不是一码事。

所以,在法拉撤军的途中,他也遇到了不少“丰饶信徒”,打算跟着他一起回加戈领。

法拉来者不拒,直接全部带回去了。

并许诺,只要回到了梅卡城,就给所有信徒一块黑面包。

在他返回梅卡城之后,他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本来是作为血旗军团一年军粮的粮食,被法拉用来作为传播丰饶教义的工具给全部用了。

借此机会,他再次以丰饶神教教皇的身份,收获了数万信徒。

而错过了血旗军团撤离时机的人,则在后面的几个月里面,因为无法忍受西面贵族们的压迫,而纷纷选择了逃亡。

因为其规模巨大,人数众多,所以这件事后来也被加戈领的史官记录进了历史资料里面。

并称其为“朝圣之路”。

——好吧,由于史官过于虔诚,后来在法拉的要求下,史书又多了一个“正常版”,只记录客观事实。

所以这件事也被形象地叫做“大逃亡”。

起义失败和没有参与起义的农奴们不远千里地横跨了“死亡绝地”,一路跑到了最东边的加戈领。

小主,

并最终陆续在加戈领待了下来。

这一待,就再没有回去。

对于自愿跑过来的人,法拉全都给了“自由民”的身份。

与他此后让血旗军团西征掠过来的“奴隶”不同。

自由民可以打工挣钱,养活自己。

奴隶么……就为加戈领的崛起与兴盛献出一切吧。

原始积累总是残酷的。

燃料这种东西,对法拉来说……多多益善。

东米德地区的发展,以1176年11月为分界线。

与过往彻底隔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