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军的三路合围,重兵压境,孔捷按照梯次设置,层层阻击的方式,充分发挥根据地的纵深优势,利用地形地势不断地拖着鬼子打。
独立团上下兵力3800多人。
日军统共两大独立混成旅团,四支野战联队,兵力余人。
貌似比独立团的兵力多了好几倍。
可独立团根据地,尤其是中线防区,处在崎岖难行的山区。
鬼子的机械化作战优势根本无法展开。
几路大军无法将优势兵力全部展开,只能分成几路方向,缓缓推进。
对此,孔捷采用的战术简单明了:
“在外部防区梯次设置,层层阻击,等到日军攻破我部的外线防区,进入中部防区之后。
首先示弱以敌,从每一路方向诱敌深入,将日军引诱到我军预设的伏击区域。
然后迅速集结机动兵力,集中火力,以绝对的兵力优势,装备优势,火力优势,以多打少,将伏击圈内的鬼子迅速吃掉,或者重创。”
这是八路军一贯的战术打法,分割,包抄,围歼。
此时若从上帝视角俯瞰而下。
尽管日军的兵力远比独立团的兵力更多。
但是鬼子要负责扫荡的区域太大,又根本不清楚独立团的主力究竟部署在什么方向,只能分成多路,同时推进。
而在多处爆发的局部战场上,独立团的八路军将士们却可以凭借着对周围一带山区的地形地势的了解,通过两只脚丫子迅速的翻山越岭,以轻步兵的机动优势,在局部战场上形成绝对的优势。
反倒是能够以多打少。
在鬼子邻近的各路增援抵达之前,重创被伏击的日军。
小鬼子们越打越心惊。
这八路军独立团的装备水平远比他们以往遭遇的八路军部队更强。
机枪大炮一样不少。
尤其是那些模样古怪的,利用油桶作为炮筒,投掷炸药包的新式武器,威力惊人,一旦踏进这种火炮火力覆盖范围之内,简直像是踏进了地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带队的日军第三混成旅团旅团长黑川少将打的窝火。
皇军明明占据了绝对的兵力优势,在这大山之中,却被这些该死的八路牵着鼻子走,像猴子一样耍来耍去。
面对八路军的游击战术,拉着辎重和火炮的鬼子根本追不上。
原本的炮火优势也根本发挥不出威力。
鬼子费尽力气,还没有将火炮拉上来,炮兵阵地都还没有来得及构筑呢!
伏击的八路军便一溜烟地隐匿在大山之中,不见了踪影。
该死的八路神出鬼没,甚至还有穿插部队已经突破了日军的层层防线,出现在大后方,还干掉了战地观摩团的军官。
黑川感觉自己的队伍自打进入独立团根据地,就像是掉进了泥沼一般,越陷越深。
“再这么打下去,情况恐怕会越发不利!”
分析过战局之后,黑川当即联系上了第九混成旅团指挥部。
并提出:
两路部队对向推进,第九混成旅团的两支联队,由东西向中线推进。
而第三混成旅团则是分成两路部队,分别向东西方向外线夹击。
形成两路钳形攻势,将夹在其中的八路军彻底消灭,一举荡平独立团根据地。
鬼子第九混成旅团旅团长藤原当即赞同了这一计划。
日军迅速分兵夹击。
鬼子的战术部署稍一改变。
独立团团指挥部,孔捷立马察觉到了日军的意图。
对于孔捷而言,此时要么舍弃中线防区的各线工事,及时将部队撤往核心山区,避开日军的两道钳形攻势。
要么利用中线的野战工事,两头作战,挡住鬼子的进攻。
从整体的兵力规模和装备水平上来讲,独立团是远不如日军野战军的。
所以按照常理来说,孔捷最合理的选择应该是及时收缩兵力,避免与日军正面交锋。
就连老鬼子黑川和藤原也都认为,敌方的八路军指挥官极有可能这么做。
而一旦孔捷这么做了。
日军就可以迅速攻破独立团的中部防区,进一步将独立团主力彻底压缩在最后的核心根据地内。
即便不能彻底消灭独立团,也可以将独立团根据地的大面积区域彻底摧毁,包括区域内的军工建设,军事基础等等,统统破坏。
同样算得上丰厚的战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