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回锦豹子小径逢戴宗 病关索长街遇石秀2

“从我们这里经过时,我们杀了押送的公人,救了他在这里安身,聚集了二三百人。”

“这裴宣特别擅长使双剑,因为他年长,现在山寨中便由他做主。”

“烦请二位义士一同前往小寨相会片刻。”

就叫小喽啰牵过马来,请戴宗、杨林都上了马,四匹马朝着山寨而去。

走了没多久,很快就到了寨前,下了马。

已经有人通报给了裴宣,只见他匆忙走出山寨,走下台阶迎了上来。

戴宗、杨林看裴宣时,果然是一表人才,长得皮肤白皙肥胖,四平八稳,心中暗自欢喜。

怎么看得出来呢?

有诗为证:

问事时智巧心灵,落笔处神号鬼哭。

心平恕毫发无私,称裴宣铁面孔目。

~~~~

询问事情时智慧巧思心灵,下笔之处神惊鬼哭。

内心公平宽恕丝毫没有私心,称裴宣为铁面孔目。

当下裴宣出寨来,走下台阶迎接,邀请二位义士到聚义厅上。

都各自行完礼,谦让戴宗在正面坐下,其次是裴宣、杨林、邓飞、孟康,五位好汉,以宾主之礼相待,坐定后摆开筵宴。

当天吹吹打打尽情饮酒,一片和气。

各位看官听我说:

这也都是地煞星的命数,时候到了,幸运地自然因为义气相聚相逢。

众人喝酒当中,戴宗在筵席上说起晁盖、宋江二位头领招贤纳士,结交天下四方豪杰,待人接物一团和气,仗义疏财,有许多好处;

众头领同心协力;

八百里梁山泊如此雄伟壮阔,中间有宛子城、蓼儿洼,四下里都是茫茫烟水;

更有许多军马,不必担忧官兵到来。

只管把这些话说给他们三个。

裴宣回答道:

“小弟的寨中,也有三百来人马,财物也有十多辆车子,粮食草料不算在内。”

“倘若仁兄不嫌弃我们卑微低贱,引荐到大寨入伙,愿意听从号令,效犬马之劳。”

“不知您意下如何?”

戴宗大喜道:

“晁盖、宋江二公待人接纳,没有二心。”

“若能得到各位相助,如同锦上添花。”

“如果各位真有这个心意,可以立刻收拾行李,等我和杨林去蓟州见了公孙胜先生回来,那时一同扮作官军,星夜前往。”

众人十分高兴。

酒喝到半醉的时候,移步到后山的断金亭上看那饮马川的景致并继续喝酒。

这饮马川确实是好地方。只见:

一望茫茫野水,周回隐隐青山。

几多老树映残霞,数片采云飘远岫。

荒田寂寞,应无稚子看牛;

古渡凄凉,那得奚人饮马。

只好强人安寨栅,偏宜好汉展旌旗。

~~~~

一眼望去是茫茫的野水,四周环绕着隐隐的青山。

许多老树映衬着残霞,几片彩云飘向远处的山峦。

荒芜的田地寂静冷落,应该没有小孩子看牛;

古老的渡口凄凉冷清,哪里有胡人饮马。

只适合强人安扎寨栅,正适合好汉展示旌旗。

戴宗看了这饮马川的一派山景,喝彩道:

“好山好水,真是秀丽!”

“你们二位怎么能得到这个地方?”

邓飞说:

“原本是几个不成器的小子们在这里屯扎,后来被我们两个夺了这个地方。”

众人都大笑。

五位好汉喝得大醉。

裴宣起身舞剑喝酒,戴宗称赞不停。

到晚上各自回寨内休息。

第二天,戴宗一定要和杨林下山。

三位好汉苦苦挽留不住,相送他们到山下告别,自己回寨里来收拾行装,准备动身。

暂且不说。

且说戴宗和杨林离开了饮马川山寨,在路上早出晚归。

很快来到蓟州城外,找了个客店住下休息。

杨林便说道:

“哥哥,我想公孙胜先生是个出家人,一定是在山间林下的村落中居住,不在城里。”

戴宗说道:

“说得对。”

当时二人先到城外,到处询问公孙胜先生的下落消息,没有一个人知道他。

住了一天,第二天早上起来,又去远近的村坊街市询问别人,也没有一个人认识。

两个又回店中休息了。

第三天,戴宗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恐怕城中有人认识他?”

当天和杨林就进入蓟州城里来寻找他。

两个询问年长有经验的人时,都说道:

“不认识。”

“恐怕不是城中人?”

“只怕是在外县的名山大寺居住。”

杨林正在一个大街上行走,只见远远地有一派鼓乐声,迎来一个人。

戴宗、杨林立在街道上观看,前面有两个小牢子,一个驮着许多礼物、花红,一个捧着若干段子、彩缯之类的东西,后面青罗伞下罩着一个押狱刽子手。

那人生得一表人才,露出像蓝靛般的一身花绣,两条眉毛直插入鬓,凤眼朝天,淡黄的面皮,细细地有几根胡须。

那人祖贯是河南人氏,姓杨名雄。

因为跟着一个叔伯哥哥来蓟州做知府,一直流落在此。

后来一个新任知府却认识他,因此就让他做两院押狱兼充市曹行刑的刽子手。

因为他一身好武艺,面色微黄,所以人们都称他做病关索杨雄。

有一首《临江仙》词,专门称赞杨雄的好处。

只见:

两臂雕青镌嫩玉,头巾环眼嵌玲珑。

鬓边爱插翠芙蓉。背心书刽字,衫串染猩红。

问事厅前逞手段,行刑处刀利如风。

微黄面色细眉浓。人称病关索,好汉是杨雄。

~~~~

两臂上刺着精美的青色图案犹如嫩玉,头巾和眼罩镶嵌得精巧玲珑。

鬓边喜欢插上翠绿的芙蓉花。

背心上写着“刽”字,衣衫上染着猩红的颜色。

在问事厅前施展手段,行刑之处刀快如风。

面色微黄眉毛浓密。

人们称他病关索,好汉就是杨雄。

当时杨雄在中间走着,背后一个小牢子举着鬼头靶法刀。

原来他们刚刚去市心里执行刑罚回来,众相识的人与他挂红祝贺,送他回家,正从戴宗、杨林面前迎来,一群人在路口拦住他敬酒。

只见旁边小路里又冲出七八个军汉来,为首的一个叫做踢杀羊张保。

这个汉子是蓟州守卫城池的军人,带着这几个都是城里城外时常讨闲钱花的破落户汉子,官府多次惩治他们也不改。

因为看到杨雄原本是外乡人来蓟州,有人惧怕他,所以他们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