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您难道忘了安尼尔河上游,塞里斯人在修建水库?”近臣说道,“现在安尼尔河上游是由塞里斯人的水库公司暂为代管的,因此不列颠人对上游只是收取较高的赋税,其他的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武器肯定是沿着安尼尔河运过来的。”
“那不列颠的海关不会查吗?”
“请放心,陛下,不列颠的海关官员都奉行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他们检查货物也只是随便看看,而且要是贿赂他们,那他们看都不会看货物一眼,直接让过,我想塞里斯人一定会拿钱贿赂的。”近臣解释道。
“既然这样的话,那我就放心了。”阿卜杜拉原本担心武器会运不过来,在听了近臣的一番解释后,他内心松了口气。
小主,
半个月后,阿卜杜拉收到了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塞里斯人的武器弹药已经抵达了安尼尔河上游,现在正储放在他们的水库公司,阿卜杜拉只要派人去接收就行了;坏消息是,不列颠人和米斯尔人组成了三万人的联军,正从福斯塔特赶来。
阿卜杜拉当即派人迅速接收武器,在看到那数不清的步枪和子弹后,他内心很是满意,不过更让阿卜杜拉惊喜的是,塞里斯人还送来了马克沁机枪(这马克沁机枪是阉割过的,威力不如帝国军队装备的马克沁机枪)和迫击炮,真是安拉降临。
“哈哈,这样一来,不列颠人就休想打败我。”阿卜杜拉看着那满满的武器弹药,他的心情十分大好。
阿卜杜拉把塞里斯人支援的武器分发给了王国的军队,还派了自己的亲兵管理马克沁机枪和迫击炮。
“陛下,这是我从机枪的缝里发现的信件,请您过目。”一个亲兵把信呈给了阿卜杜拉。
阿卜杜拉打开了信,里面是密密麻麻的阿拉伯文字,他看了一遍里面的内容,大致明白了信中的意思。
这封信是塞里斯人写的,里面说了不要因为得到了一批先进的武器就骄傲自大,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武器,而是人。信中要求阿卜杜拉要广泛发动人民的力量,将这场反侵略战争转化为人民战争,让不列颠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信中还说道,在敌我力量悬殊时,不要硬碰硬,要灵活应对,开展游击战术,要最大的发挥“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个游击战的核心。
阿卜杜拉将信中的内容了然于心,他认为塞里斯人的想法是正确的,因此他决定按照塞里斯人的想法做。
两周后,不列颠—米斯尔联军抵达了安尼尔河上游流域,他们在这接受了塞里斯水库公司提供的补给,在待了两天后便朝着马赫迪王国的都城喀土穆赶去。
联军司令是戈登的弟弟克里斯托弗,他因为哥哥的死而对马赫迪王国十分厌恶,发誓要为自己的哥哥报仇雪恨,他要求联军士兵们一看到有库施人,不分男女老幼,全部杀死,以告慰自己的哥哥在天之灵。
因此,联军在行军的路上,一看到有库施人的村落,就立马去洗劫,并将村民全部杀死,完事后放火烧村。跟他们一比,帝国军队都算是文明之师,联军所到之处,鸡犬不留。
就这么一路霍霍,联军抵达了离喀土穆一公里的地方,克里斯托弗下令在这里安营扎寨,并将这里命名为“戈登”,以纪念自己的哥哥,当然这里的人已经被联军分别去见上帝和真主了。
克里斯托弗并没有直接攻城,他先是派出一个使者去喀土穆劝降,如果使者被杀或是被赶出来,那他就直接派兵攻城,并在城破后将里面的百姓全部杀死,财产全部洗劫,当然火是不会放的,因为这还要作为不列颠帝国在库施的首府。
阿卜杜拉在知道联军一路上所犯下的暴行后,内心十分愤怒,他穷尽了毕生的词汇大骂不列颠人的祖宗十八代,在知道联军派使者过来后,他恨不得亲自把这使者给剐了,不过最后还是忍住了,召见了这名使者。
“你是来劝降的吧?”阿卜杜拉在看到联军使者后,不耐烦地说道,“我都说了,我是不会投降的,你还是请回吧。”
“阿卜杜拉先生,我们这次可是带了重型火炮,就凭借喀土穆那弱小的城防,是根本抗不了一发炮弹的。”使者说道,“塞里斯人有句古话,叫‘识时务者为俊杰’,你还是接受投降为好,不然的话,一旦城破,城里的百姓都要遭殃。”
“你和我同为阿拉伯人,为什么要为不列颠人服务,充当他们的走狗?”阿卜杜拉实在忍受不了使者的威胁,便指着他的鼻子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