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就是你的名字,这张纸你可以收着看,多看就能记住了。”

等到思柔找来了小木棍,发给那些没带笔的孩子,柳言锡就让他们先跟着比划。

写完所有的名字后,让萝卜头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柳言锡举起一张纸,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王”字。

“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认识自己的姓氏,从最简单的‘王’字开始……”

柳言锡之前也思考过到底要怎么给这些孩子上课,是从最简单的“一”、“二”、“三”开始,还是按照那些启蒙书上的,从《三字经》之类的开始。

但和柳南嘉他们讨论的时候,柳南嘉的话让他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还是从名字开始。

虽然像“柳”,“郎”等等的字对初学者来说比较复杂,但他非常认同妹妹说的那句“兴趣才是最好的夫子。”

没错,柳南嘉自己把这句话改了,不然她要怎么解释“老师”这个词。

而且,这些孩子读书没多少是冲着考功名去的,具备那种潜力的太少了。

大多数就是为了以后好找活计,能看文书等等。

那会认、会写自己的名字就是最最实用的一个技能,也能激发起他们识字的兴趣,找到认同感。

“下一个,我们来学‘张’字,笔划是这样的,你们可以跟着我,用手在空中比划着试试。”

就这样,柳言锡讲解了这些孩子的所有姓氏,从易到难,一直到最后的“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