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男生见到刘洋看向自己,急忙开口自我介绍道:“李明伟,杨教授的学生,明年夏天毕业。”
“幸会,幸会!”刘洋点头示意继续道:“李兄弟说的这个问题呢,我回答不了!毕竟,最后还是需要实践出真理!”
刘洋话锋一转又道:“不过,这长夜漫漫,也实在是无聊,我就给大家讲一个传说故事吧!”
“话说史书记载当年唐高宗 ,也就是大唐王朝的第三位皇帝李治,乃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于公元六百八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在洛阳病逝,陈子昂,作为当时的右拾遗,上书建议建议在洛阳设置陵寝,但武则天为了遵照高宗“得还长安,死亦无恨”的遗愿,决定在关中渭北高原选择吉地。很快,朝廷找来了两位名扬天下的方士,一位是大名鼎鼎的四川星相家袁天罡,另一位是皇宫里专掌阴阳和天文历法的太史令李淳风。”
“袁天罡接旨后,寻遍了黄河两岸,都没找到一块令他满意的地方,于是只好继续南下。当他到达关中以后,一日夜里,袁天罡仰望星空,纵观天象,看见一处山峦上紫气冲天,刚好与北斗相交。袁天罡认定那是一块宝地,于是急忙跑过去找准方位,由于身无长物,所以只好临时将一枚铜钱放地上作为标记,然后下山回朝复命去了。”
“再说太史令李淳风接旨后,遍沿着渭水向着东边去寻找宝地。这一日中午,艳阳高照的时候,他见秦川大地上突兀出一座奇怪的石山:从南向北看,好像一位少妇裸睡在蓝天白云之下。李淳风大吃一惊,于是上山用身影取子午,用碎石摆八卦,拔出发针插在二鱼相交处,跟着也下山回朝复命去了。”
“女皇武则天听说二人在同一方位选中吉地,就当即派人去复查。大臣来到梁山后,找到二人所说的地方。凑巧的是李淳风的那根发针正扎在袁天罡那枚铜钱的钱眼里。吃惊之余的武则天,喜得宝地后,立即下令开建陵墓,不多久干陵就修好了,便将唐高宗安葬于此。武则天过世后也追随丈夫葬在了干陵。”
“现在再观干陵,干陵的地形地貌完全应合了阴阳二仪、天地配合得绝妙的完美结合。干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阴阳交合,乃生万物。《葬书》中说:“葬者,乘生气也。藏风聚气,得水为上,故葬者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
刘洋一口气将这传奇的风水故事说完,现场的人无不惊叹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