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该打击的时候,不能手软的。
白辰琢磨着,御史台还是要改制一下,建立一个巡视机制。
多少能让地方上收敛。
当然了,这得配备武力,这要是单独派监察御史去,就算是清流,搞不好去没了命。
要弄死个把监察御史,对于地方上实在是太容易的。
这要由锦衣卫护卫。
秋收热闹,北边的胡人,又开始作乱了,他们草原上,根本不是农耕文化,日子过不下去,那就得抢一抢。
由边王组织军队,进行抗击,他们可不是白抗击,对着朝堂要粮又要钱。
“这些个穷鬼,实在是可恶,自己日子过不下去,就要抢,而不努力发展,就是一群强盗。”
白辰接到军报,就气不打一处来。
边王还是有作用的,起码能够抗击胡人南下。
前朝的势力,可不是荡然无存,还有部分残留。
抗击肯定是要抗击的,钱粮自然得给,但不能给多了,以免其趁机坐大。
拨款个二三十万两银子,那就差不多了。
这也是盯着时候的,秋收过后,就想要抢粮呗。
其他方面,威胁不打,西番的话,一群奴隶主,没多少实力。
南蛮,现在跟大明朝做生意,日子凑合过得下去。
倭寇最近也没啥动静,当人贩子,在大明开青楼酒肆。
北边胡人,因为商业不通往来,还是老一套,就抢。
北边的边关都是边王的地盘,他们自然不可能提振商业,像是朝堂这样治政。
本来,他们自己就是最大的土地主,这一改革,那就是自己收拾自己了,他们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
胡人又穷,没有商业往来,让他们攫取利益,他们可不得就抢了吗?
也很难将其一网打尽,那都是骑着马,只能防御,进攻人家跑了,也很难逮住的,这可就麻烦了。
御史台,白辰进行了改制,监察御史和锦衣卫相结合,每年视察各州府。
有锦衣卫在,这些监察御史,就等于被监视之中,他们想要在地方上打秋风,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的。
以前,往往监察御史到地方上去,那就是收礼,回来就说风调雨顺,吏治清明,白辰又不是没有经历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