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朱允炆也并没有什么无德的地方,只要不乱来的话,白辰那是不会进行收拾的。
只要老老实实的当个金丝雀,就没有问题。
不想当,就只有死了。
朱允炆很快就让白辰失望了,有几个太监,偷偷的出宫,去了边王的地盘,去干什么?那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肯定是跟叔叔们求救,让他们来勤王。
朱允炆唯一可以依靠的,那就是那些手握兵权的边王了。
想要收回权力,起兵那是唯一的办法的。
白辰倒是不以为然,去就去吧!他倒是未曾阻拦,那些边王起兵了也好,就看他们自己的选择了。
至于救朱允炆,那不过是一个好借口而已。
白辰在等待着结果,那些边王,是动还是不动。
过了半月,朱棣起兵了,不止他一个,还有宁王和辽王,其他边王没动,似乎要静观其变。
三大边王,那是祭天祭地,祭祖,兴兵三十五万,意图南下勤王。
打得清君侧,奉旨勤王的名号。
等急报过来,都已经是三天后的事情了。
“该来的还是会来的。”
白辰倒是非常冷静,朱棣终于按耐不住了,不过此举,那是把朱允炆,给架在火上烤的啊!
奉旨这两个字,足以致朱允炆于死地。
不过朱允炆,白辰是不打算搭理,如果把朱允炆给整死,那就更加落人口实了。
第二天,白辰召集文武百官,那是商议一下,其实白辰有了主意,但还是要朝堂开会。
文臣武将们似乎很高兴,仿佛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
朱允炆倒是跟死了亲爹一样,哭丧着脸。
“燕王宁王辽王大逆不道,敢犯上作乱,削会庶人。”
“本相亲自率领三十万大军北伐,势必将其歼灭。”
白辰打算亲自出马,别的人他信不过,要是把军队给打光了,那不是坏了。
三十万的数量,是朝堂可以抽调的兵力。
其他的不动,主要是还要以防外邦作乱,稳定地方。
户部掌管后勤,负责召集民夫,运送粮草。
工部打造军械。
兵部尚书徐增寿为先锋大将。
抽调兵力,直接赶往河间集结。
白辰很激动啊!他可从来没有领兵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