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夫自然是要给钱的。
这么多大军,吃穿用度下来,一天都是不少钱。
白辰暗自庆幸,幸亏这几年,经济搞得不错,否则的话,国库空虚,根本就打不起,发不出军饷,士气就要崩。
一些地方士族,也是在借着战争大发横财的。
毕竟,打仗,各方面需求都很大。
应天府照样是醉生梦死的。
白辰觉得,必须要在两年之内结束战事,否则的话,担心钱粮崩不住的。
两年,还是有那个可能性的。
现在,是攻守易主,叛军来守了,时不时有被锦衣卫收买投降的。
但叛军收回了拳头,力量集中。
入夏以来,前线就有些攻不动了。
而且,收复了大片的失地,还得赈灾。
又得调拨粮食去赈济。
这不赈灾不行啊!需要收买民心,还有稳定。
如果不这样做,万一形成庞大的流民,那可就坏了。
攻不动,就要停下来休整一下,择机破敌,倒是也不那么着急。
应天府那是醉生梦死的。
白辰开始忽悠应天府的权贵们,让他们派自己的儿子孙子去打仗。给予美好的许诺,只要从军,立了功,就能封官,立了大功,还能封侯。
这种美好的许诺,还是非常刺激人的。
一时间,不少权贵子弟,就去从军了,他们还以为是去***,但是实际上,白辰已经暗下军令,要让这些人去冲锋陷阵。
这一手,也是可以削减权贵的数量。
应天府的权贵可是不少的。
乱七八糟的皇亲国戚,一大堆人。
这些人,光靠俸禄是养不起的。
一个大臣,十几个子女,都要锦衣玉食,靠俸禄怎么可能养的起,因此,就只能捞油水,接受地方官吏送礼,白辰那是心知肚明的。
他都已经想好了,等打完了账,还得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