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煜明接着说道,“狗黏人,如皮筋,其一辈子的嬉戏跳跃,皆以主人膝盖为圆心,以主人唤声为半径。人类从狗身上获得的,正是父母在儿童身上获得的。知道吧,你的世界丰富多彩,而狗狗的眼里只有你。狗不再是洪荒年代的狗,人也不再是山洞里的猿。”
武泽听后很有同感,“潘叔叔说的真对,有道理。”
“人啊,一定要有恻隐之心。也就是不忍心看着别人受苦受难受折磨的善心。这是道德的底线,也是道德的起点。为什么不忍心看着别人受苦?说到底,就因为自己不愿意受苦。这就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苏教授背完这段《礼记·礼运篇》的句子后,还故意加上了一句:“世人之福也”。
“后面这句也是?”苏菲问道。
“不是。是我加上的,算是小结吧。”
“我听起来就不像,”苏阿姨也说。
“哈哈哈,就不能发挥一下吗?真是的,”潘煜明几杯酒下肚,话题就展开了,借着酒劲想到哪就说到哪,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时随便聊聊天,也没必要有什么顾忌,聊着聊着话题就越跑越远。
吃饭之间,武泽找了个机会悄悄问苏菲,潘叔叔是做什么工作的,“哲学教授!”苏菲回答说。
“哦,原来如此。”
武泽虽然没有喝酒,但心里暖洋洋的。因为,自己得到了不止一个“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