丐帮,原本有六大分舵作为其坚实根基。
然而随着丐帮的发展,六大分舵不能涵盖丐帮的势力,乔峰在此基础上又设立了地方堂、香,分别由七袋弟子、六袋弟子领导,当然还有对外征战的对外冲霄堂,由八袋弟子领导。
后来,乔峰为了好管理,在洛阳西堂的基础上,又先后创立了东南西北四方堂!
此四方堂地位显赫,地位比地方堂要高一级,而这四方堂主之职,皆和六大分舵舵主一样,由丐帮八袋弟子担任。
这还是因为,八年来丐帮弟子井喷式进步,七袋八袋弟子都新增了不少,要不然,丐帮也不会那么豪气!
假以时日,这四方堂必将如同那丐帮的六大分舵一般,成为丐帮向外拓展势力的中流砥柱。
在接下来,对外冲霄堂堂主不幸负伤,难以继续肩负重任,只得黯然卸任。
那时,丐帮帮主乔峰毫不犹豫的将对外冲霄堂堂主之位,托付给了他身旁那位忠心耿耿的护卫——丐帮九袋护法的巴多。
而巴多也成功借助对外冲霄堂堂主一职,顺利晋升至丐帮高层之列,为丐帮的高层补充了新鲜血液。
自那时起,这对外冲霄堂堂主之位便与丐帮长老平起平坐,专门司职对外征战事宜。
至此,丐帮的对外冲霄堂更是声名远扬,与传功堂、执法堂并称为丐帮三大堂。
不过,这些皆是后话。
由于这次前往洞庭山的丐帮弟子人数众多,尽管他们个个身怀武艺,但考虑到携带了大量的财物。
乔峰当机决定组织丐帮弟子一路南下,历经数日奔波,众人终于抵达了长江之畔。
后丐帮众人租船,带领众弟子沿着长江顺江而下,直奔平江府而去。
从洛阳出来,历时半个多月,众人终于抵达洞庭山总舵。
多年来,乔峰一直有意将洞庭山打造成为丐帮独一无二的总舵所在地。
为此,东西洞庭山从未间断过自身的建设和发展。
尤其是东洞庭山总舵这边,更是积极向外拓展地盘,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兴建起一座崭新宏伟的丐帮总舵大门。
这座新大门气势磅礴,矗立在靠近陆地的一侧,宛如一道坚固的防线,被定位为丐帮的外门所在。
与此同时,原本的洞庭山总舵大门则被保留下来,成为了总舵内部的核心区域——内门。
随着总舵设施的不断完善,乔峰进一步对丐帮弟子的等级划分做出调整。
他索性将一袋到三袋的弟子划归为外门弟子,负责处理一些较为外围的事务;
而将四袋到六袋的弟子提升为内门弟子,承担更为重要的任务和职责。
至于那些尚未达到一袋级别的弟子,则统统列为丐帮的记名弟子,待其日后有所成长和进步,再行晋升。
如此一来,丐帮内部的组织结构愈发清晰明确,各司其职,共同为丐帮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