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回 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婆婆,您这里到那解阳山有多远的路程?”

婆婆说道:

“有三十里。”

行者说道:

“好了!好了!师父放心,等老孙去取些水来您喝。”

好个大圣,吩咐沙僧道:

“你好好仔细看着师父,如果这家人无礼,欺负师父,你拿出以前的手段来,装出吓人的样子吓唬他们,等我去取水。”

沙僧遵命,只见那婆子端出一个大瓦钵来,递给行者说道:

“拿这钵头去,一定多取些来,给我们留着应急。”

行者真的接过瓦钵,出了草舍,驾云而去。

那婆子才望着天空礼拜道:

“爷爷呀!这和尚会驾云!”

这才进去叫出那几个妇人来,对着唐僧磕头礼拜,都称他们为罗汉菩萨,一面烧汤做饭,供奉唐僧,不再细述。

却说那孙大圣驾起筋斗云,不一会儿见到一座山头,阻挡住云头,就按下云头,睁大眼睛看,好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见那:

幽美的花朵排列如锦缎,野生的草如同铺开的蓝色毯子。

山涧的水流相连落下,山间的云彩一样悠闲。

重重山谷沟壑中藤萝茂密,远远的峰峦上树木繁茂。

鸟儿啼叫大雁飞过,鹿饮水猿攀登。

翠绿的山峦如屏风和屏障,青色的山崖似发髻和发鬟。

尘埃滚滚实在难以到达,泉水山石涓涓流淌让人看不厌。

常常看到仙童去采药,经常遇到樵夫背着柴薪回来。

果然不亚于天台山的景色,胜过三峰和西华山!

这大圣正观看那山没看够,又只见背阴的地方,有一处庄院,忽然听到狗叫声。

大圣下山,直接来到庄院,倒是个好地方,看那:

小桥连通着流动的水,茅屋依靠着青山。

村里的狗在篱笆处叫,隐士自在地来来往往。

不一会儿来到门前,见到一个老道人,盘坐在绿草地上,大圣放下瓦钵,上前问候,那道人欠身还礼道:

“从哪里来的?到这小庵有什么事?”

行者说道:

“贫僧是东土大唐派往西天取经的。”

“因为我师父误饮了子母河的水,现在肚子疼肿胀难以忍受。”

“问当地的人,说是结成了胎气,没有办法可治。”

“打听到解阳山破儿洞有落胎泉可以消除胎气,所以特地来拜见如意真仙,求些泉水,搭救师父,麻烦老道长指引一下。”

那道人笑道:

“这里就是破儿洞,现在改叫聚仙庵了。”

“我不是别人,正是如意真仙老爷的大徒弟。”

“你叫什么名字?”

“等我好给你通报。”

行者说道:

“我是唐三藏法师的大徒弟,贱名孙悟空。”

那道人问道:

“你的花红彩礼,都在哪里?”

行者说道:

“我是个过路的借住的和尚,没有准备来。”

道人笑道:

“你好傻呀!我师父护住山泉,不曾白白送给别人。”

“你回去准备好礼,我好通报,不然请回吧,别想别想!”

行者说道:

“人情比圣旨还大,你去说我老孙的名字,他必然会给个人情,或许连井都送给我。”

那道人听了这话,只得进去通报,却见那真仙在抚琴,一直等到他弹完琴,才说道:

“师父,外面有个和尚,自称是唐三藏的大徒弟孙悟空,想要落胎泉水,救他师父。”

那真仙不听还好,一听到说悟空的名字,就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急忙起身,下了琴床,脱下素服,换上道衣,拿一把如意钩子,跳出庵门,叫道:

“孙悟空在哪里?”

行者转头,看到那真仙的打扮:

头戴星冠光彩艳丽,身穿金色丝线的法衣红色鲜艳。

脚下的云鞋绣满锦绣,腰间的宝带环绕着玲珑。

一双绣锦的凌波袜子,半露出裙子和绣绒。

手拿如意金钩子,杆头锋利像蟒蛇和龙。

凤眼明亮眉毛竖起,钢牙尖利嘴巴泛红。

额下的胡须飘动像烈火,鬓边红色的头发短而蓬松。

容貌凶恶像温元帅,只是衣冠不一样。

行者见了,合掌行礼说道:

“贫僧就是孙悟空。”

那先生笑道:

“你真的是孙悟空,还是假托姓名的?”

行者说道:

“你看先生说话,常言道,君子出行不更改姓名,坐下不改变姓氏。”

“我就是悟空,哪有假托的道理?”

先生说道:

“你可认得我吗?”

行者说道:

“我因为归依佛门,秉持诚心的僧教,这一段时间登山涉水,把我那小时候的朋友也都疏远了,没来得及拜访,少见尊颜。”

“刚才询问子母河西乡的人家,他们提到先生乃是如意真仙,所以我才知道。”

那先生说道:

“你走你的路,我修我的真,你来拜访我做什么?”

行者说道:

“因为我师父误饮了子母河的水,肚子疼成了胎,特地来到仙府,拜求一碗落胎泉水,解救师父的危难。”

那先生怒目道:

“你师父可是唐三藏?”

行者说道:

“正是,正是。”

先生咬牙恨道:

“你们可曾遇到过一个圣婴大王吗?”

行者说道:

“他是号山枯松涧火云洞红孩儿妖怪的绰号,真仙问他做什么?”

先生说道:

“是我的侄子,我是牛魔王的兄弟。”

“之前我哥哥那里有信来告诉我,说唐三藏的大徒弟孙悟空可恶,把他害了。”

“我这里正没地方找你报仇,你倒来找我,还想要什么水!”

行者陪笑道:

“先生错了,你兄长也曾与我做朋友,小时候也曾结拜为七弟兄,但只是不知道先生的府上,有失拜访。”

“如今令侄得了好处,现在跟着观音菩萨,做了善财童子,我们尚且比不上,怎么反而怪我呢?”

先生喝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泼猴!还巧言狡辩!”

“我侄子还是自在为王好,还是给人做奴才好?”

“不得无礼!吃我这一钩!”

大圣用铁棒架住说道:

“先生别说打的话,先给些泉水吧。”

那先生骂道:

“泼猴!不知死活!”

“如果三个回合能敌得过我,就给你水;敌不过,只把你剁成肉酱,才给我侄子报仇。”

大圣骂道:

“我把你不知好歹的孽障!”

“既然要打,上来看看我的棍!”

那先生的如意钩劈手还击。

二人在聚仙庵激烈打斗:

圣僧误食成胎水,行者来寻如意仙。

哪知真仙原来是妖怪,倚仗强势护住落胎泉。

等到相逢说起仇隙,争执不下不能如意。

你来我往言语不和,心怀恶意要报冤仇。

这一个因为师父受伤性命来求水,那一个为侄子身亡不给泉水。

如意钩厉害如蝎毒,金箍棒凶狠似龙巅。

当胸乱刺施展威猛,落脚斜钩展现妙玄。

阴手棍打受伤处重,过肩钩起近头鞭。

锁腰一棍如鹰抓雀,压顶三钩像螳螂捕蝉。

来来往往争夺胜负,反反复复两次来回。

钩缠棒打不分前后,不见输赢在哪一边。

那先生与大圣战斗了十几个回合,敌不过大圣。

这大圣更加猛烈,一条棒像滚滚流星,朝着头乱打,先生败了力气,倒拖着如意钩,往山上跑了。

大圣不去追赶他,却来庵内找水,那个道人早就把庵门关上了。

大圣拿着瓦钵,赶到门前,用尽力气一脚,踢破庵门,闯了进去,看见那道人伏在井栏上,被大圣喝了一声,举起棒要打,那道人往后跑了。

这才找出吊桶来,正在打水,又被那先生赶到前面,用如意钩子把大圣钩住脚一摔,摔了个嘴啃地。

大圣爬起来,用铁棒就打,他却闪在旁边,拿着钩子说道:

“看你能不能取我的水去!”

大圣骂道:

“你上来!你上来!我把你这个孽障,直接打死!”

那先生也不上前抵抗,只是阻止住,不许大圣打水。

大圣见他不动,却用左手拿着铁棒,右手用吊桶,将绳索才哗啦啦地放下。

他又来用钩。

大圣一只手支撑不住,又被他一钩钩住脚,扯了个踉跄,连同井索一起跌下井去了。

大圣说道:

“这家伙真是无礼!”

爬起来,双手轮着棒,没头没脸地打上去。

那先生依旧跑了,不敢迎战。

大圣又要去取水,无奈没有吊桶,又担心被钩扯,心中暗暗想道:

“暂且去叫个帮手来!”

好个大圣,拨转云头,直接到村舍门前叫了一声:

“沙和尚。”

里面三藏忍痛呻吟,猪八戒哼哼不停,听到叫唤,二人欢喜道:

“沙僧啊,悟空来了。”

沙僧连忙出门接着说道:

“大哥,取水来了?”

大圣进门,对唐僧详细说了前面的事,三藏流泪说道:

“徒弟啊,像这样怎么办?”

大圣说道:

“我来叫沙兄弟和我一起去,到那庵边,等老孙和那家伙战斗,叫沙僧趁机取水来救你。”

三藏说道:

“你们两个没病的都去了,丢下我们两个有病的,叫谁服侍?”

那个老婆婆在旁边说道:

“老罗汉只管放心,不需要你的徒弟,我家自然会照顾服侍你。”

“你们早上来的时候,我们确实有爱怜之意,刚才看到这位菩萨云来雾去,才知道你是罗汉菩萨。”

“我家绝对不敢再害你。”

行者呵斥一声说道:

“你们这些女流之辈,敢伤害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