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犼 观音现象伏妖王

“怎么来的?”

行者道:

“我这铃儿是:

道祖烧丹兜率宫,金铃锻造在炉中。

二三如六循环宝,我的是雌来你的雄。”

~~~~

道祖在兜率宫烧炼金丹,金铃在炉中锻造而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二乘三得六如同循环的宝贝,我的是雌的,你的是雄的。

妖王道:

“铃儿是金丹之宝,又不是飞禽走兽,怎么分辨雌雄?”

“只是能摇出宝来,就是好的!”

行者道:

“口说无凭,做出来就知道,且让你先摇。”

那妖王真的将头一个铃儿晃了三晃,不见火出来;

第二个晃了三晃,不见烟出来;

第三个晃了三晃,也不见沙出来。

妖王慌了手脚,说道:

“怪哉!怪哉!世情变了!这铃儿想必是怕老婆,雄的见了雌的,所以不出来了。”

行者道:

“贤甥,停手,等我也摇摇给你看。”

好猴子,一把攥住三个铃儿,一起摇动。

你看那红火、青烟、黄沙,一起滚出,骨碌碌燎树烧山!

大圣嘴里又念个咒语,向巽地上叫:

“风来!”

真个是风催火势,火挟风威,红焰焰,黑沉沉,满天烟火,遍地黄沙!

把那赛太岁吓得魂飞魄散,走投无路,在那火当中,怎能逃得性命!

只听到半空中厉声高喊:

“孙悟空!我来了!”

行者急忙回头向上望,原来是观音菩萨,左手托着净瓶,右手拿着杨柳,洒下甘露来救火哩,慌得行者把铃儿藏在腰间,立即合掌俯身下拜。

那菩萨用柳枝连拂几下洒下甘露,转眼间,烟火都没了,黄沙也消失了。

行者叩头道:

“不知道大慈大悲的您降临,有失回避。”

“敢问菩萨要去哪里?”

菩萨道:

“我特地来收服这个妖怪。”

行者道:

“这妖怪是什么来历,敢劳烦您金身下降来收服?”

菩萨道:

“他是我骑的一个金毛犼。因为牧童打盹睡着,失于防守,这孽畜咬断铁索跑出来,却是来给朱紫国王消灾的。”

行者听了急忙欠身道:

“菩萨反倒说错了,他在这里欺骗国君、哄骗王后,败坏风俗、伤风败俗,给那国王带来灾祸,却说是消灾,为什么?”

菩萨道:“

你不知道,当时朱紫国先王在位的时候,这个国王还做东宫太子,未曾登基,他年幼的时候,非常喜欢射猎。”

“他率领人马,放纵鹰犬,正好来到落凤坡前,有西方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所生的两个孩子,是雌雄两只雀雏,停翅在山坡之下,被这个太子拉开弓,射伤了雄孔雀,那雌孔雀也带着箭回去死了。”

“佛母忏悔之后,吩咐让他夫妻分离三年,自身身患啾疾。”

“那时节,我骑着这犼,一同听到这话,没想到这孽畜留心记住了,所以来骗了皇后,给国王消灾。”

“到现在三年,冤仇已满,幸亏你来救治国王的病,我特地来收妖邪。”

行者道:

“菩萨,虽然是这样的故事,怎奈他玷污了皇后,败坏风俗、伤风败俗,破坏伦理、扰乱法纪,却是应该判他死罪。”

“如今承蒙菩萨亲临,饶了他死罪,却饶不了他活罪。”

“让我打他二十棒,给您带去罢。”

菩萨道:

“悟空,你既然知道我降临,就应当看在我的面子上,一并都饶了吧,也算你一番降妖的功劳。”

“要是动了棍子,他也就是死了。”

行者不敢违抗,只得拜道:

“菩萨既然收他回海,千万不能再让他私自降临人间,贻害不浅!”

那菩萨才喝了一声:

“孽畜!还不恢复原形,要等到什么时候!”

只见那怪打个滚,现出原身,将毛衣抖抖,菩萨骑上。

菩萨又朝项下一看,不见那三个金铃。

菩萨道:

“悟空,还我铃来。”

行者道:

“老孙不知道。”

菩萨喝道:

“你这贼猴!若不是你偷了这铃,别说一个悟空,就是十个,也不敢靠近!快拿出来!”

行者笑道:

“确实没看见。”

菩萨道:

“既然没看见,等我念念《紧箍儿咒》。”

那行者慌了,只叫道:

“别念!别念!铃儿在这里哩!”

这正是:

犼脖子上的金铃谁能解?”

“解铃人还得问系铃人。”

菩萨将铃儿套在犼脖子下,飞身高坐。

你看他四足莲花火焰生,满身金缕光芒闪,大慈大悲回南海不提。

却说孙大圣整理好了衣裙,挥动铁棒打进獬豸洞去,把群妖众怪,全部打死。

彻底清除干净。

一直到宫中,请圣宫娘娘回国,那娘娘不停地行礼致谢。

行者将菩萨降妖以及夫妻分离的缘由详细说了一遍,寻了些软草,扎了一条草龙,教导:

“娘娘骑上,闭上眼睛别怕,我带你回朝见国君。”

那娘娘谨遵吩咐,行者施展神通,只听得耳内风声呼啸。

半个时辰,带进城,按落云头叫道:

“娘娘睁眼。”

那皇后睁开眼一看,认得是凤阁龙楼,心中欢喜,丢下草龙,与行者一同登上宝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国王见了,急忙走下龙床,就来拉娘娘的玉手,想要诉说离别之情,猛然跌倒在地,只叫:

“手疼!手疼!”

八戒哈哈大笑道:

“看这样子!没福享受!一见面就被蛰杀了!”

行者道:

“呆子,你敢拉她吗?”

八戒道:

“就拉她又怎么样?”

行者道:

“娘娘身上长了毒刺,手上有蜇人的阳毒。”

“自从到了麒麟山,与那赛太岁三年,那妖怪都不曾近身,只要近身就会害身疼,只要拉手就会害手疼。”

众官员听说,道:

“像这样该怎么办?”

此时外面众官员忧愁疑惑,里面妃嫔惊恐害怕,旁边有玉圣、银圣二宫,将君王扶起。

都正在仓皇的时候,忽然听到那半空中,有人叫道:

“大圣,我来了。”

行者抬头观看,只见那:

肃肃冲天鹤唳,飘飘径至朝前。

缭绕祥光道道,氤氲瑞气翩翩。

棕衣苫体放云烟,足踏芒鞋罕见。

手执龙须蝇帚,丝绦腰下围缠。

乾坤处处结人缘,大地逍遥游遍。

此乃是大罗天上紫云仙,今日临凡解魇。

~~~~

仙鹤鸣声直冲云霄,飘飘然径直来到朝前。

缭绕的祥光一道道,氤氲的瑞气翩翩飞舞。

穿着棕衣掩蔽身体放出云烟,脚穿草鞋很是少见。

手拿龙须蝇帚,丝绦在腰下围缠。

天地处处结下善缘,在大地逍遥游遍。

这乃是大罗天上的紫云仙,今日降临解除灾祸。

行者上前迎接道:

“张紫阳去哪里?”

紫阳真人一直走到殿前,躬身施礼道:

“大圣,小仙张伯端行礼。”

行者回礼道:

“你从哪里来?”

真人道:

“小仙三年前曾参加佛会,因为从这里经过,看到朱紫国王有夫妻分离的忧愁。”

“我担心那妖怪玷污皇后,破坏人伦,日后难以与国王复合。”

“是我将一件旧棕衣变成一件新霞裳,光芒生五彩,进献给妖王,让皇后穿上妆扮新貌。”

“那皇后穿上身,就生出一身毒刺,毒刺,就是棕毛。”

”如今知道大圣成功,特地来解除灾祸。”

行者道:

“既然如此,辛苦你远道而来,且赶快解除。”

真人走向前,对着娘娘用手一指,立即脱下那件棕衣,那娘娘全身恢复如旧。

真人将衣抖一抖,披在身上,对行者道:

“大圣不要怪罪,小仙告辞。”

行者道:

“先别走,等君王感谢。”

真人笑道:

“不必,不必。”

于是作了一个长揖,腾空而去,慌得那皇帝、皇后以及大小众臣,一个个望着天空礼拜。

拜完,立即下令大开东阁,酬谢四位僧人。

那君王带领众人跪拜,夫妻才得以重新团聚。

正当欢宴的时候,行者叫道:

“师父,拿出那战书来。”

长老从袖中取出递给行者,行者递给国王道:

“这书是那妖怪差小校送来的。”

“那个小校已经先被我打死,送来报功。”

“后来又到山中,变作小校,进洞回复,因而得以见到娘娘,盗出金铃,差点被他捉住”

“又变化,再次偷出,和他对敌。”

“有幸遇到观音菩萨把他收走,又给我讲了夫妻分离的缘故。”

从头到尾,详细说了一遍。

那整个国家的君臣内外,没有一个人不感谢称赞。

唐僧道:

“一方面是贤王的福分,二来是小徒的功劳。”

“如今承蒙盛宴,足够了!足够了!就此告别,不要耽误贫僧向西去。”

那国王恳切挽留不住,于是换了关文,大规模排列銮驾,请唐僧稳稳坐在龙车,那君王妃后都捧着车毂推着车轮,相送而别。

正是:

有缘洗尽忧疑病,绝念无思心自宁。

有缘洗尽忧愁疑惑之病,断绝杂念没有思虑心自然安宁。

欲知后事如何,写看下文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