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怪,莫怪,我不知道你是受难的人。”
“刚听你说起来,你不认识那道士。”
“他本是个百眼魔君,又叫多目怪。”
“你既然有这样的变化,逃脱了金光,战斗了许久,必定有大神通,却只是还靠近不了那家伙。”
“我教你去请一位圣贤,他能破掉金光,降伏道士。”
行者闻言,连忙作揖道:
“女菩萨知道这来历,麻烦为我指点指点。”
“果真是哪位圣贤,我去请求,救我师父的危难,就为你报丈夫的仇。”
妇人说:
“我就说出来,你去请他,降伏了道士,只能报仇而已,恐怕不能救你师父。”
行者说:
“怎么不能救?”
妇人说:
“那家伙的毒药最狠:药倒人,三天之内,骨髓都烂了。你这次往返恐怕迟了,所以不能救。”
行者说:
“我会走路;任凭多远,千里只需半天。”
女子说:
“你既然会走路,听我说:这里到那里有千里那么远。”
“那边有一座山,名叫紫云山,山中有个千花洞。”
“洞里有位圣贤,叫做毗蓝婆。”
“她能降伏这个妖怪。”
行者说:
“那山在什么地方?
“那要从什么方向去?”
女子用手指着说:
“那正南方就是。”
行者回头看时,那女子早已不见了。
行者慌忙行礼道:
“是哪位菩萨?我弟子迷糊了,不能认出,千万留下姓名,好感谢!”
只见那半空中叫道:
“大圣,是我。”
行者急忙抬头看,原来是黎山老姆,赶到空中谢道:
“老姆从哪里来指教我?”
老姆说:
“我刚从龙华会上回来,见你师父有难,假扮孝妇,借丈夫丧亡之名,让他免死。”
“你快去请她,但不可说出是我指教,那圣贤有些怪脾气。”
行者谢了,辞别,把筋斗云一纵,来到紫云山上,按住云头,就看到那千花洞。
那洞外:
青松遮胜境,翠柏绕仙居。
绿柳盈山道,奇花满涧渠。
香兰围石屋,芳草映岩嵎。
流水连溪碧,云封古树虚。
野禽声聒聒,幽鹿步徐徐。
修竹枝枝秀,红梅叶叶舒。
寒鸦栖古树,春鸟噪高樗。
夏麦盈田广,秋禾遍地馀。
四时无叶落,八节有花如。
每生瑞霭连霄汉,常放祥云接太虚。
~~~~
青松遮蔽胜境,翠柏环绕仙居。
绿柳布满山路,奇花布满山涧水渠。
香兰围绕石屋,芳草映照山岩。
流水连着碧溪,云雾封锁古树。
野禽叫声聒噪,幽鹿脚步缓慢。
修长的竹子枝枝秀丽,红梅叶片舒展。
寒鸦栖息在古树上,春鸟在高大的樗树上鸣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夏天小麦遍布田野广阔,秋天稻禾遍地有余。
四季没有树叶落下,八节总有鲜花绽放。
每每生出祥瑞的雾气直连霄汉,常常放出吉祥的云彩连接天空。
这大圣高高兴兴走进去,一段路程一处景色,看不尽天边的景致。
一直走进里面,更没有一个人,只见静悄悄的,鸡犬的声音也没有,心中暗自道:
“这圣贤想必不在家了。”
又走进几里看时,见一个女道姑坐在榻上。
你看她什么模样:
头戴五花纳锦帽,身穿一领织金袍。
脚踏云尖凤头履,腰系攒丝双穗绦。
面似秋容霜后老,声如春燕社前娇。
腹中久谙三乘法,心上常修四谛饶。
悟出空空真正果,炼成了了自逍遥。
正是千花洞里佛,毗蓝菩萨姓名高。
~~~~
她头戴装饰着五彩花朵的精美帽子,身上穿着一领织有金丝的长袍。
双脚踩着云尖样式的凤头鞋子,腰间系着由攒集的丝线制成的双穗绦带。
面容如同秋霜降临之后的苍老,声音却似春燕在社日之前的娇柔婉转。
肚子里早就熟悉三乘佛法的要义,内心里常常修习四谛的精妙。
已经悟出了空无一物的真正成果,修炼成了清清楚楚的自在逍遥。
这正是在千花洞中的佛,毗蓝菩萨的名声十分崇高。
行者停不住脚,走近叫道:
“毗蓝婆菩萨,问候了。”
那菩萨就下榻,合掌回礼道:
“大圣,失迎了,你从哪里来的?”
行者说:
“你怎么就认得我是大圣?”
毗蓝婆说:
“你当年大闹天宫时,到处传了你的模样,谁不知道,哪个不认识?”
行者说:
“正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像我如今皈依佛门,你就不知道了!”
毗蓝说:
“什么时候皈依的?恭喜!恭喜!”
行者说:
“近来逃脱性命,保护师父唐僧去西天取经,师父遇到黄花观道士,被用毒药茶药倒。”
“我和那家伙争斗,他就放出金光罩住我,是我使神通逃脱了。”
“听说菩萨能灭掉他的金光,特地来拜请。”
菩萨说:
“是谁跟你说的?”
“我自从参加了盂兰会,到现在三百多年,不曾出门。”
“我隐姓埋名,更没有一个人知道,你怎么却知道?”
行者说:
“我是个机灵鬼,不管哪里,自己都能访到。”
毗蓝说:
“也罢也罢,我本来不该去,怎奈承蒙大圣亲临,不可灭了求经的善缘,我和你去吧。”
行者道谢了,说道:
“我太无知,擅自催促,只是不知道您曾带了什么兵器。”
菩萨说:
“我有个绣花针儿,能破那家伙。”
行者忍不住说:
“老姆您耽误我了,早知道是绣花针,不必劳烦您,就问老孙要一担也是有的。”
毗蓝说:
“你那绣花针,无非是钢铁金针,用不了。”
“我这宝贝,不是钢,不是铁,不是金,是我小儿眼睛里炼成的。”
行者说:
“您儿子是谁?”
毗蓝说道:
“小儿是昴日星官。”
行者十分惊骇。”
早望见金光灿烂,就回头对毗蓝说:
“金光那里就是黄花观了。”
毗蓝随即从衣领里取出一个绣花针,像眉毛粗细,有五六分长短,拿在手里,朝空中抛去。
不一会儿,响了一声,破了金光。
行者高兴地说:
“菩萨,妙啊妙啊!找针找针!”
毗蓝托在手掌内说:
“这不是?”
行者于是一同按下云头,走进观里,只见那道士闭着眼睛,不能迈步。
行者骂道:
“你这泼怪装瞎子呢!”
从耳朵里取出棒来就要打。
毗蓝拉住说:
“大圣别打,先看看你师父去。”
行者径直到后面客位里看时,他们三人都睡在地上吐痰吐沫呢。
行者流泪道:
“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
毗蓝说:
“大圣别悲伤,也是我今日出门这一趟,索性积个阴德,我这里有解毒丹,送你三丸。”
行者转身拜求。
那菩萨从袖中取出一个破纸包,里面将三粒红丸子递给行者,教放进他们嘴里。
行者把药掰开他们的牙关,每人塞了一丸。
一会儿,药味进入腹中,就一起呕吐,于是吐出了毒味,保住了性命。
那八戒先爬起来说道:
“闷死我了!”
三藏和沙僧都醒了说道:
“好晕啊!”
行者说:
“你们那茶里中了毒了,多亏这毗蓝菩萨搭救,快都来拜谢。”
三藏欠身整理衣服谢了。
八戒说:
“师兄,那道士在哪里?”
“等我问他一问,为什么这般害我!”
行者把蜘蛛精的事说了一遍,八戒发狠道:
小主,
“这家伙既然和蜘蛛是姐妹,肯定是妖精!”
行者指着说:
“他在那殿外站着装瞎子呢。”
八戒拿钯就打,又被毗蓝止住说:
“天蓬别生气,大圣知道我洞里没人,等我收他去看守门户。”
行者说:
“感恩承蒙大德,怎敢不奉承!”
“只是让他现出本相,我们看看。”
毗蓝说:
“容易。”
随即上前用手一指,那道士扑地倒在尘土里,现出了原形,乃是一条七尺长短的大蜈蚣精。
毗蓝用小指头挑起,驾着祥云径直转到千花洞去了。
八戒仰头说:
“这老太婆却也厉害,怎么就降住这般恶物?”
行者笑道:
“我问她有什么兵器能破他的金光,她说有个绣花针儿,是她儿子在眼睛里炼的。”
“等到问她儿子是谁,她说是昴日星官。”
“我想昴日星是只公鸡,这老太婆必定是只母鸡。”
“鸡最能降蜈蚣,所以能收服。”
三藏听了不停地顶礼,吩咐:
“徒弟们,收拾走吧。”
那沙僧就在里面找了些米粮,安排了些斋饭,都饱餐了一顿。
牵着马挑着担,请师父出门。
行者从他厨房中放了一把火,把一座道观瞬间烧得灰烬,然后大步前行。
正是,唐僧性命得毗蓝相救,了却本性消除多目怪。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