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昀:“?”这是什么意思啊,是不喜欢他自己创作的诗吗,早知道就运用典故了,可恶啊。
他转头看向那三位夫子,只见他们个个表情严肃,像是在仔细品味诗句中的深意,嘴里还轻声念叨着什么。
人群中隐隐约约有个细微的声音传来:“这好像并没有太多对桂花的描写啊......”
听到这句话,奚昀心里“咯噔”一声。不会吧不会吧,你们难道不知道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吗?像“蟾宫折桂”这么经典且寓意深刻的考试祝福话语,对于即将参加乡试的他们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然而事已至此,奚昀只能硬着头皮想办法补救。嘴巴长在自己身上,是好是坏全靠这三寸不烂之舌来另辟蹊径。
“八月乡试近在咫尺,奚某祝愿各位同窗今日桂枝平折得,几年春色并将来!”
此言甫一出口,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众多书生之中当即有人如梦初醒般回过味来。其中一人不禁拍案叫绝。
“折桂,桂冠,折金榜桂冠,妙啊,为何我此前从未将这两者联想到一起呢?此二者相互呼应,寓意着高中金榜、夺得头筹之意,实乃精妙绝伦之作啊!不知这位兄台尊姓大名?当真是胸怀锦绣之才,令人钦佩不已!”
此时,余景文亦站在齐鸿之身旁,难掩内心的激动之情,高声赞道:“奚兄果真文采出众,不同凡响!我早就料到他今日必定能够大放异彩,果不其然呐!实在是厉害至极!佩服!佩服!”
齐鸿之也笑了笑,风度翩翩地站立于人群之中,看着神采奕奕的奚昀,道:“奚兄确实是个妙人,能与之交友是人生一大幸事。”
曹夫子亮着眼睛一连说了三个“好”,点评道:“实在是一首不同寻常的颂桂之诗,竟将桂子喻及登科,哈哈哈哈,少年人果真是心思敏捷,人才辈出。”
旁边的另外两位夫子亦深表赞同,纷纷颔首示意,并面带微笑地询问道:“如此佳作,该题何名?”
小主,
奚昀稍作思考,缓声答道:“就题名为《候折》吧。”
候折。
在场之人舌尖滚转着这两个字,仔细品味着其中深意。这看似简单质朴的两个字,实则蕴含着无限的吸引力。它仿佛是一个诚挚的邀请,引领在场书生们踏上通往科举的成功道路,等待有志之士折下科举考试的荣耀桂冠。
此题名再配上奚昀所作的这首充满豪迈气概、雄心壮志的诗篇,可谓相得益彰,完美契合。
奚昀松了一口气,原来大家不是不知道托物言志,而是不知道能把桂子喻为荣誉,现在知道了,也是又被他给装到了。
他所作诗词得到了夫子和围观书生们的一致好评,奚昀谦虚地向他们拱手致谢,慢慢悠悠坐了下来。
排在他后面的四位书生面色发黑,牙都快咬碎了,他风头出尽,倒是叫他们的一片热血凉透了。
尤其九月那位书生,被一句“很遗憾,九月的花神是菊花”直接淘汰,面色难看地下了场。
最后三个月份由于对应花神都不是常见的花类,也纷纷被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