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延木然地点了点头,什么也没说。
赵延年拔出短刀,割断了绑着他手脚的弓弦,示意他可以走了。
乌延站起身,抚着胸口,对赵延年施了一礼,转身出阵。
赵俅一直没说话,等乌延走远了,他才轻声说道:“校尉,真的不走吗?”
“走得掉吗?”
赵俅和那两个骑士交换了一个眼神,咬咬牙。“我们断后,你一个人还是走得掉的。你武艺通天,将来必能富贵,届时若能照顾我们的家人,我们也就死得不亏了。”
赵延年摇摇头。“我想不到那么远,只想抓住眼前的机会。”
赵俅欲言又止,骑士们也露出一丝疑惑。
赵延年一声叹息。“十人出塞,只有我一个回去,别说富贵,连鹰击校尉都未必能保住,又哪有能力照顾你们的家人?只有守在这里,等到援兵,才有首级可以报功领赏,战死的兄弟有抚恤,活着的人有赏钱。”
他顿了顿,又道:“再说了,你们是受我连累,我怎么能抛下你们,独自逃生?我不想后悔一辈子,你们也别多想了。就算是死,也要死得壮烈。如此一来,朝廷感激,必不会亏待我们的家人。你们可能不清楚,汉朝与匈奴不一样……”
赵延年给赵俅等人解释了一下汉朝的军法、制度。
虽然他也不是很懂,毕竟比赵俅等人熟悉一些。
此时此刻,情况紧急,就算说错了,只要能激励士气,也是对的。
汉朝与匈奴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如何对待战死的将士。阵亡的将士不仅会有抚恤,会安排归葬乡里,情况突出的,还会给予特殊优待,比如授子弟官职。
虽然不是什么大官,最多也就是郎中一类,可是对普通人来说,这就是巨大的进步。
很多人努力一辈子,也走不到这一步。
汉人重亲情,重传承,对血脉、家族看得很重,父死子继,兄弟相守。如果能给子弟谋一份进身的机会,即使战死也值了。
他们这次出塞,区区十人,斩杀匈奴人数十,无一人投降,堪称壮烈。
战后,李椒肯定会上报朝廷,朝廷也必然会给予嘉奖。
赵延年说完,赵俅三人已经面色泛红,眼神炙热。
“那我们要是活着回去,是不是能升官?”赵俅急声说道。
“肯定的。”赵延年拍着胸脯说道:“至少连升三级。”
“就这么办。”赵俅一拍大腿,对那两个骑士说道:“打起精神来,陪校尉再战一场,斩了图里森的髡头,去长安领赏。”
听到长安二字,两个骑士也兴奋莫名。
“我赵远,愿随校尉一战。”
“我王修也愿随校尉一战。”
赵延年抬手轻按,示意他们不要太激动,保存体力。他拿出干粮,分给赵俅三人,一边吃一边询问刚才交战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