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密集布阵,盾牌如鱼鳞一般重叠,弓箭无法奏效,他只能选择贴身肉搏。
这是他的强项,却是匈奴人的短板。
哪怕对方是擅长进攻的龙营。
以长击短,百试不爽,也是能逼得匈奴人不得不应对的手段。
果不其然,见赵延年冲向自己的右侧,图里森立刻下令右转。与赵延年相比,马阵里的赵俅三人不足为惧,留几个人对付就行了。
号角声中,匈奴人一边转向,一边拉弓射击。
不得不说,这些人的配合很默契,即使面对赵延年,他们的压力很大,战术动作依然到位,并没有出现什么混乱。
也许是人数足够多,有基本的安全感,不像刚才那一队那么紧张。
赵延年刚冲出几步,就中了一箭。好在他及时侧身,没被射中要害。
即使如此,也让他吃了一惊,意识到这一战可能比他想象的还要艰苦。
量变引起质变。十人以上,他已经没什么优势可言了。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既然已经冲出来了,总不能半途而废。
他展开身形,全力以赴,在纵横交错的尸体间飞纵跳跃,抢到了匈奴人的身后,并抓住匈奴人片刻间的犹豫,迅速切了阵地。
一声怒吼,数杆长矛急刺而出。
赵延年以身带刀,以刀护体,将刀背藏身的要诀发挥到极致,强行杀入。
刀刃与矛头相撞,火星四溅。
刀刃滑过矛杆,削出一串串木屑。
刀锋割破匈奴人的身体,带出一朵朵血花。
赵延年如虎入羊群,刀如泼风,无孔不入,转眼间连劈三人。脚下也没闲着,踢、踹、踩、踏,尽情往匈奴人的下三盘招呼。
一连串的清脆声响起,一个又一个匈奴人被他踢中了胫骨,踩碎了脚骨,踢断了腿骨,惨叫着倒地。
严密的阵地一片混乱。
图里森目瞪口呆,再一次意识到自己犯了错。
这种近乎静态的局面,对赵延年有利,却对他们非常不利。
论步战,他们和赵延年差得太远。
可是事已至此,他后悔也来不及了。这时候下令撤退或者散开,只会给赵延年各个击破的机会。
“围上去,挤死他!”图里森怒吼。
匈奴人也疯了,不顾性命的往上扑,用血肉之躯硬扛赵延年的刀锋,企图困死他。
甚至有人扔掉了手中的刀、剑,伸出双手,来揪赵延年的肩膀、手臂,想用摔角的手段制服赵延年。只要控制住他,不让他逃脱,剩下的就简单了。
这么多人,压也能将他压死。
他们的想法很好,但实施的难度却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