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渔网最好的材料就是尼龙。
最传统的方式是用麻,但麻做的渔网韧性差,特别容易腐烂,一旦碰上大家伙,能立马把渔网撕开。
短暂权衡一番,陈东把目光对准柳树。
柳树不能直接编网,但柳树根可以。
严格来说,只要根系发达的树都能做,特别是南方的大榕树,简直是编渔网的最好选择。
吴家沟也有人知道这个办法,但从来没人成功。
其原因就在于选材。
同样是柳树,要选长在水边的,最好是有一部分根茎泡在水里。
植物会随着环境改变自身。
从小长大水边的柳树,本身就更适应水,防腐和韧性都是首选。
陈东从水里趟到柳树旁,盘虬卧龙的树根有一部分裸露在外。
这尺寸正符合陈东的心意。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便是如此。
上了岸,陈东擦干脚,回家把工具取了出来。
陈东先用锯子把树放倒,再用铁锨一点点把周围的土清理掉。
这种几十年的老树,树根相当结实,随便一条都和手腕差不多。
等把所有残土清理干净,树根的上端就彻底暴露出来。
柳树扎根很深,陈东压根不打算把整个树根挖出来,上面的原材料已经够用了。
树根不能直接当使用,需要把外皮剥开。
根茎的外皮很厚,需要撕成小拇指粗的条,再把剥好的树皮横竖相交,最后形成井字形。
如果有一台梭子机,这一切都不是问题。
可现在什么都没有,只能靠纯手工编织。
陈东做的是抄网,主要是用于清理囤子,不需要太大,做起来倒是能容易些。
不到两个小时,一张抄网已经基本成型。
唯一要做的,就是让老太太用废皮子把四周封边,保证在水里不会散花。
……
陈东捕鱼是为了保证维生素等营养的持续摄取。
可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只能是新鲜的鱼,鱼干做不到这点。
也就说,现在需要把鱼养起来!
蓄水池里的水,通过温度和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在阳光房里形成正向循环。
鱼属于滤食性生物,主要吃水里的浮游生物,而鱼粪便同样会滋生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