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总生病前往上海治疗的消息一传开,清淇公司内部就像被投入了一颗巨石,原本就不平静的水面瞬间掀起了惊涛骇浪。伍仁思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在他看来,现在公司里似乎没有能真正约束他的人了,这可是他大展 “宏图” 的绝佳时机。
自从廖总离开后,伍仁思的行事风格愈发张狂。每次有人不经意间喊他 “伍总”,他不但不纠正,反而笑眯着眼欣然接受,那副得意洋洋的模样仿佛他真的已经成为了公司的一把手。不仅如此,他还四处拉拢公司里的一些员工,试图营造出一种自己是星河恩人的舆论氛围。在公司的各种场合,无论是会议上,还是日常的交流中,他都常常当人面说:“我就是清淇的恩人呐!要不是我,公司现在指不定乱成什么样了。你们看看,我来了之后,为公司操了多少心,费了多少力,做了多少事!” 这话一出口,有的员工听了忍不住在心里腹诽,在行业里还没听哪个给老板打工的说自己是老板恩人的,这牛吹得也太响了,就算他工作能力超强,做好工作难道不是他的本份吗?然而,也有些人听多了,被他的花言巧语和频繁洗脑,还真的有点信了。
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伍仁思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 引入外包队。他在公司的会议上表情严肃,一脸为公司着想的样子说道:“各位同事,咱们现在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咱们清淇原来那些焊工,年龄普遍偏大,工作积极性明显不如从前了。他们虽然经验丰富,但精力和体力都大不如前,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我觉得咱们必须要做出改变,引入一批外包工人,他们年轻有活力,能够给公司带来新的工作节奏和效率。这样一来,既能提高公司的生产能力,也能激励咱们内部的员工更加积极地工作。” 实际上,这些外包队过去和他或多或少有一些联系,当然也是他喊来的,他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想着借助外包队进一步巩固自己在公司的势力。然而,他的这一决定遭到了车间老焊工们的强烈反对。老焊工们认为,他们在公司工作多年,对公司的业务十分熟悉,工作经验丰富,伍仁思的说法完全是对他们的污蔑。但伍仁思根本不听他们的解释,坚持要让外包队进场。
廖总在得知此事后,内心无比纠结。一方面,他凭借着多年在商场摸爬滚打的经验,隐隐约约感觉到引入外包队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人员管理难度加大、技术传承出现断层等;但另一方面,公司目前的生产效率确实不高,业绩也有所下滑,他又没有确凿的证据和理由去阻止伍仁思。而且,他的心里还存着一丝侥幸,希望伍仁思这次的决策能够真的提升公司的生产效率,带来一些积极的改变,毕竟伍仁思在某些方面还是展现出了一定的工作能力。这种矛盾的心理让廖总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脑海中不断权衡着利弊,最终还是决定暂且同意伍仁思的提议。
一段时间过去,姜厂长察觉到了外包队存在的诸多问题。他仔细地对各项数据进行核算,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外包队虽然不用缴纳养老和公积金,但人均工资却比正式工多一倍以上。而且,这些工资未必能全部落到外包工手上,因为承包的工头还要从中拿去一部分。如此一来,所谓的外包队效率高的优势并不突出,反而使得公司的总成本增加了 25% 以上。不仅如此,外包队成员之间的技能水平相差太大,导致产品质量很不稳定。凡是外包的活,出去售后的情况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声誉和客户满意度。姜厂长拿着核算数据,眉头紧锁,心中满是担忧。他深知,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公司的发展将岌岌可危。
伍仁思并不满足于这些,他还打起了假投资的主意。他找到公司的高层领导,一脸委屈地说道:“领导们,我来清淇之前,自己正和别人开着厂,前前后后投了几十万进去。可我一心想着能为清淇做点贡献,就毅然决然地放下那边的事业来到了这里。谁知道我这一走,那几十万人家不给了,我这损失可太大了。我来这里工作,完全是做出了重大牺牲啊。我觉得公司是不是应该考虑给我一些补偿,也算是对我这份付出的认可。” 廖总听着伍仁思的话,心中泛起了层层疑虑。他知道伍仁思平日里就有些急功近利,这次的话也不知道有几分真假。但看着伍仁思那副诚恳的模样,再加上公司目前的复杂局面,他又有些犹豫。他心想,要是真的冤枉了伍仁思,会不会影响到他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公司的发展呢?在这种纠结的心理下,廖总在伍仁思的花言巧语下,部分相信了他的话,这让伍仁思更加有恃无恐。但其实廖总心里也犯嘀咕,对于伍仁思所说的这些,他心里并不完全有底,只是在当前的局面下,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判断和应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伍仁思又将目光投向了公司里的老员工们,他在心里琢磨着,要是能把这些老员工辞退,既能降低公司成本,又能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他再次找到廖总,言辞恳切地说道:“廖总,您看咱们公司现在运行困难,资金压力很大。那些老员工虽然曾经是公司的功臣,但现在他们的作用已经不大了。我仔细核算过,辞退他们能为公司节省一大笔开支。而且,要是以后真的需要人手,咱们可以临时招聘,这样既省钱,效率还高。我建议咱们辞退一批老员工,您觉得怎么样?”
廖总听了伍仁思的这番话,心里十分纠结。他的目光在办公室的墙上扫过,那里挂着公司多年来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每一个都离不开那些老员工的辛勤付出。他知道这些老员工都是公司的宝贵财富,为公司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如今公司面临的困境也让他不得不考虑伍仁思的建议。他想到公司日益紧张的资金流,还有竞争对手不断推出的新举措,心中充满了无奈。在伍仁思的反复劝说下,廖总最终还是动摇了,同意了伍仁思的提议。
就这样,在伍仁思的建议下,公司一次辞退了 15 名老员工,而这些老员工可都是当年公司里最优秀的焊工。消息传开后,整个公司都炸开了锅。留下来的员工们人心惶惶,对公司的未来感到担忧。那些被辞退的老员工们更是悲愤交加,他们为公司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没想到最终却落得这样的下场。
辞退这么多技术骨干后,原本老清淇的人才储备急剧减少。尽管这些老员工年龄偏大,但他们凭借着多年积累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一直是公司生产的中流砥柱。可如今,他们一走,公司新招来的技术人员寥寥无几,工厂的技术力量瞬间变得薄弱不堪。曾经那些由老员工们熟练掌握的核心技术,如今无人传承,生产线上的技术难题不断涌现。起初,大家还寄希望于通过一些培训和内部交流来解决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这些措施根本无法弥补老员工离开带来的空缺。无奈之下,公司只能越来越依赖外包工来维持生产。
然而,外包工队伍的不稳定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让公司的生产运营陷入了更大的困境。生产效率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因为频繁出现的技术问题和质量事故而大幅下降。很多员工私下里都在议论纷纷,担忧公司的未来。“这可怎么办啊,那些老员工一走,咱们公司的技术就像散了架一样,现在全靠外包工撑着,这能撑多久啊?”“是啊,上海强盛不就是这样的例子嘛,当初也是盲目辞退老员工,过度依赖外包,结果说倒就倒了。咱们公司可别重蹈覆辙啊。”
在日常工作中,伍仁思对老厂长的不满日益加深,这种不满的情绪逐渐显露出来。他心里清楚,老厂长在公司多年,经验丰富,眼光独到,很可能早就看透了他引入外包队的真实意图和这一举措带来的种种隐患。伍仁思心里明白,在外包工的问题上,老厂长和他的理念完全不同。老厂长深知,外包工在任何企业都不应成为主要劳动力,就像在南方,外包工被俗称为 “野鸡”,哪里有利益就往哪里飞,这必然会导致工作运行极不稳定,产品质量也难以保证。而老厂长的这种清醒认知,在伍仁思眼中就如同眼中钉、肉中刺。他觉得只要老厂长还在公司,自己的很多计划就难以顺利实施,甚至可能会被老厂长揭穿。
于是,伍仁思在心里暗自盘算着,一定要想办法将老厂长从公司清理出去。有一次,他趁着和廖总单独交流工作的机会,看似不经意地提起:“廖总,您看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咱们公司要想有更大的突破,管理上就得有新的思路和方法。老厂长虽然经验丰富,但他的一些理念和做法在如今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似乎有点力不从心了。我担心这样下去,会影响公司的发展速度和竞争力。” 他说得轻描淡写,却句句暗藏深意,试图在廖总心中种下对老厂长的怀疑种子。
廖总听后,心中泛起了涟漪。他回想起平日里姜老厂长在公司里的种种表现,那些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在很多时候都让自己显得有些逊色。姜老厂长丰富的经验和威望,在一定程度上让廖总感到有些压抑。他有时甚至会觉得自己在公司的决策中,总是被姜老厂长的光芒掩盖。所以,伍仁思的这番话,正好戳中了他内心深处的痛点。他虽然表面上没有明确表态,但在心里已经开始动摇,甚至隐隐觉得伍仁思的话似乎有些道理,也许真的该让老厂长退居二线,给公司带来一些新的活力。
伍仁思对权力的过度追求和一系列不当行为,终于引起了总部的警惕。总部开始密切关注伍仁思的一举一动,对他的决策和行为进行审查和评估。然而,伍仁思却丝毫没有收敛的意思,反而变本加厉地想要掌控更多的权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廖总病愈归来后,伍仁思立马换上了一副殷勤的面孔。他早早地就在公司门口等候廖总,一见到廖总,便满脸堆笑地迎了上去,一边热情地接过廖总的行李,一边关切地说道:“廖总,您可算回来了!您不在的这段时间,公司里的大事小事可把我给忙坏了,不过您放心,我一直都按照您的指示在努力,就盼着您回来能看到公司更好的发展。这段时间我为了公司,可真是操碎了心,天天加班加点,就想着能把工作做到最好,不辜负您对我的信任。”
在随后的日子里,伍仁思更是对廖总关怀备至。他每天都会主动向廖总汇报工作进展,把一些无关紧要的小成绩夸大其词,说得天花乱坠,而对于公司存在的问题却避重就轻,只字不提。他还时不时地给廖总带一些小礼物,或是家乡的特产,或是一些精致的小玩意儿,嘴上说着是为了感谢廖总对他的赏识和支持。
一次,在公司的会议上,伍仁思当着众人的面,慷慨激昂地说道:“廖总,您是咱们公司的主心骨,您不在的这段时间,我时刻都在想着,一定要把公司管理好,不能让您回来看到一个乱糟糟的摊子。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但我会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公司,为了您啊!” 这番话让廖总听了心里暖洋洋的,原本对伍仁思的一些不满和怀疑也在不知不觉中消散了不少。
在伍仁思的一番哄骗下,廖总一度真的认为伍仁思是真心为他好,是在主动为他挑起大梁,为公司的发展尽心尽力。然而,他却没有意识到,这一切不过是伍仁思精心编织的谎言,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