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父子相见

杨邦义在院中疯狂的练枪,脑海中却浮现出浮屠塔的熊熊大火,还有奸贼汪伯彦那张阴险狡诈,小人得意的脸,杨邦义不觉越练心中越是悲愤,练到极致之处,一枪挥出,虎头錾金枪如狂龙飞舞,竟将院中一棵大树削断。

杨邦义横枪在手,仰天长叹,许久之后,方才走回书房。

杨邦义推开书房房门,却发现眼前跪着一人,恍惚之间,竟然就是自己的儿子杨再兴。杨邦义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揉揉双眼,正要细看,杨再兴却抬起头来,看着父亲说道,“父亲,不孝子再兴,闯下大祸,连累父亲受苦啦。”

杨再兴大喜过望,双手搀起杨再兴,仔细的端详,喜极而泣道,“儿子啊,果然是你,你没有死在火海之中,我就知道,我杨邦义的儿子,不会就这么轻易死的,他还没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来,怎么就能如此脆弱呢?”

杨再兴听了父亲之言,不禁差点掉下泪来。曾几何时,自己在父亲的眼里,就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虽然父亲对自己管教极为严格,自己却是处处和父亲作对,从来没有一件事情,自己会按照父亲的希望去做。

父亲少年读书,凭科举高中举人,但是仕途却不顺畅,后来还是凭借自己的一身武功,领兵打仗,抗金平乱,才逐渐受到赏识,做了大将军,因此这也是父亲一生的遗憾。所以杨邦义一直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凭勤奋读书,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可惜自己也是生不逢时,在考中秀才之后,杨邦义引荐陈东做自己的老师,准备在苦读几年后,能够在科考之年,也希望儿子能够高中举人,谁知金兵侵宋,战乱不止,科举也就成了泡影。

不再准备科举考试的杨再兴,也就逐渐对读书松懈下来,于是到处结交好友,或游山玩水,或比武切磋,还经常在外面抱打不平,尤其和黄思朗、汪贵堂等人的针锋相对,为父亲惹来不少的麻烦,也遭到了父亲多次的痛斥和责罚,从那之后,父子二人就有了些隔阂,杨再兴却不以为意,还是一如既往的桀骜不驯,狂放不羁。

小主,

直到陈东、欧阳澈伏阙上奏,惨遭杀害,自己为恩师抢尸安葬,惹来这么多的祸事,杨再兴本以为父亲会为此大为光火,自己也难逃父亲严厉的责罚。谁知父亲却为自己舍身相救,协助自己逃出建康城,在浮屠塔前的那番大义凛然的话语,让杨再兴记忆深刻。如今看到父亲为自己日夜担心的深情,怎不让杨再兴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