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二位官爷,请转告知府大人,小的将不负所托,会尽快完成交付任务的”,郝亮抱拳躬身,诚恳道。
齐二林和另外两人已经将两个大箱子搬进了铁匠铺,中年男人随向郝亮道:“既然我等的任务完成,我们就打道回府了,知府大人还有要紧的事等着我等去办,告辞”,说罢,中年人直接转身上了马车。
“告辞”,郝亮抱拳道。
来得快去得也快,也免了一番恭维和拍马,郝亮也求之不得。
“银子有了,那就即刻搬迁至西山那边吧”,郝亮自语道。
仅用了两天,郝亮将铁匠铺主要的工具和设施全部搬迁到了西山的加工工坊,而城里的铁匠铺只剩下一些成品的蹄铁和播种机,以及日常的一些农具和用具。
新的工坊非常宽敞,播种机加工区、蹄铁加工区、铸造区、打磨区等等应有尽有,还专门找了一片地方建立起来一个巨大的库房。
为了在年底前完成蹄铁订单,蹄铁加工的人数已经有十五个人,原先的齐二林和二毛等人现在都已经出师,是整个工坊的技术大拿,做帮带一条龙服务,工坊的生产情况很快就步入正轨,日产蹄铁六千个,播种机五十个,效率杠杠的。
冶炼工坊也已经建好了三个熔炉,还有一个正在建设,预计七八天后便可以投运。按照兵部的订单,每月需要十万斤铁的供应,相当于每个炉窑每天冶炼一千多斤,加上日常蹄铁和播种机的消耗,每天每个炉窑一千五百斤铁,这也只是按照目前三个炉窑的产能计算,要是第四个也投运的话,这些订单对郝亮来讲还是小意思了。
一千斤铁,就是十个一百斤的铁锭罢了。
人员多了,后勤保障的花销也逐渐开始显露,包含挖矿的工人,目前得有个一百二十号工人,这每天的吃饭就得十两银子,不过郝亮开设的食堂饭菜质量也比较好,顿顿有肉,还变着花样来。尤其是卤肉,工人都是往死里吃,但是对于郝亮而言,这些都是小意思。
最让郝亮头疼的就是运输的问题,常规的马车装上十个铁锭的时候,一匹马已经拉着有些吃力了,如果拉五个铁锭,马匹状态相对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