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苏家在京城商业圈的地位日益稳固,苏瑶的目光开始投向更远的地方。她敏锐地察觉到,随着各国贸易往来的频繁,海上贸易蕴含着巨大的商机。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苏瑶决定开拓苏家的海上贸易航线,将苏家的丝绸、茶叶等特色商品远销海外。
然而,涉足海上贸易并非易事。苏瑶首先要面对的就是组建船队的难题。建造船只需要巨额的资金和精湛的技艺,而且还得招募一批经验丰富的水手和航海人才。苏瑶与李轩商议后,决定动用苏家的部分积蓄,并向一些生意上的伙伴筹集资金。
在资金筹备的过程中,苏瑶遇到了不少困难。一些商人对海上贸易心存顾虑,担心风险太大,不愿意投资。苏瑶不厌其烦地向他们介绍海上贸易的前景和苏家的规划,用自己的诚意和专业知识逐渐打动了他们。
与此同时,李轩则负责寻找优秀的造船工匠和招募水手。他四处打听,走访了许多沿海城镇,终于找到了一批技艺高超的工匠,他们承诺能够打造出坚固耐用的海船。而在水手的招募上,李轩也颇费了一番周折。他亲自到码头与水手们交谈,了解他们的经验和能力,最终组建了一支看似可靠的水手队伍。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苏家的船队终于初具规模。苏瑶看着那一艘艘崭新的海船,心中充满了期待和自豪。然而,她知道,这仅仅是开始,接下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她。
在船队准备首次出海之前,苏瑶需要为货物寻找合适的海外买家。她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了一些海外的商人,向他们介绍苏家的商品,并邀请他们到京城洽谈合作。
很快,几位来自南洋的商人来到了京城。苏瑶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向他们展示了苏家的丝绸、茶叶等商品。南洋商人对苏家的商品赞不绝口,但在价格和合作细节上,双方却产生了分歧。
“苏夫人,你们的丝绸品质确实上乘,但这价格嘛,似乎有些过高了。”一位南洋商人皱着眉头说道。
苏瑶微笑着解释道:“各位,我们的丝绸采用的是最优质的蚕茧,经过多道精细工序制作而成,成本较高。而且,我们还需要承担海上运输的风险,这个价格已经很合理了。”
双方就价格问题争论了许久,始终无法达成一致。苏瑶知道,不能轻易让步,否则不仅会影响苏家的利润,还可能在后续的合作中陷入被动。但她也明白,不能把关系闹僵,还得想办法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就在谈判陷入僵局的时候,苏瑶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她提议双方可以先进行一次试销合作,苏家以稍低的价格提供一批货物给南洋商人,让他们在南洋市场上销售。如果销售情况良好,双方再进一步商讨长期合作的价格和细节。
南洋商人听了苏瑶的提议,觉得有一定的合理性,经过一番讨论,他们最终接受了这个方案。苏瑶松了一口气,与南洋商人签订了试销合作协议。
船队终于准备启航了。在启航的那天,苏瑶和李轩来到码头,为船队送行。看着一艘艘海船缓缓驶离港口,苏瑶的心中既充满了期待,又有些担忧。她深知海上航行充满了不确定性,不知道这批货物能否顺利到达南洋,也不知道试销的结果会如何。
在船队出海的日子里,苏瑶每天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消息。然而,十几天过去了,却没有任何关于船队的消息传来。苏瑶开始有些坐立不安,她担心船队在海上遇到了什么危险。
就在苏瑶心急如焚的时候,终于有消息传来,船队在途中遭遇了一场暴风雨,部分船只受损,货物也有一些损失。但幸运的是,船队已经成功抵达南洋,正在进行货物的卸载和销售。
苏瑶得知消息后,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她立刻写信给在南洋的船队负责人,询问具体的损失情况和销售进展。很快,负责人回信了,虽然货物有损失,但在南洋市场上,苏家的丝绸和茶叶受到了当地贵族和富商的喜爱,销售情况超出了预期。
苏瑶看到回信后,心中大喜。她知道,这次试销合作取得了成功,为苏家的海上贸易打开了一扇大门。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苏瑶根据南洋市场的反馈,对货物的种类和款式进行了调整,准备进行更大规模的贸易往来。
然而,就在苏家的海上贸易蒸蒸日上的时候,麻烦却接踵而至。一些同行嫉妒苏家在海上贸易中的成功,开始在背后使坏。他们散布谣言,说苏家的货物在南洋市场上存在质量问题,导致一些原本有意与苏家合作的商人开始犹豫。
苏瑶得知谣言后,非常气愤。她知道,必须尽快采取措施,否则苏家的声誉将会受到严重影响,海上贸易也可能因此夭折。
苏瑶首先想到的是通过官方渠道澄清谣言。她拜访了京城的官府,向官员们说明情况,并提供了苏家货物质量可靠的证据。官府对她的遭遇表示同情,并表示会协助她调查谣言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