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未散尽,林铭的黑色轿车已经驶入农科院大门。后视镜里,老李正反复擦拭眼镜,这是他在重要场合前特有的小动作。
"张教授每天清晨五点准时到试验田。"林铭摇下车窗,带着青草气息的晨风涌进车内,"听说他培育的抗旱水稻,就是在这片田里守了三年才成功的。"
实验田旁,一位白发老者正弯腰查看稻穗。听到脚步声,他直起腰板,布满皱纹的手掌还粘着泥土:"林总倒是守时。"
"张教授,这是我们的智能..."老李刚掏出资料就被林铭按住。
"能让我试试吗?"林铭挽起袖口,从田埂旁的木架上取下一顶草帽。这个动作让张教授浑浊的眼睛闪过一丝微光——三十年前他带学生时,也是这般打扮。
当林铭的皮鞋陷入松软的泥地时,智能手表突然震动。表盘浮现三维数据图:土壤湿度78%,PH值6.2,氮磷钾比例...他下意识要开口,却被张教授用竹竿拦住。
"把那个电子玩意儿关了。"竹竿尖端精准点在手表侧面的物理按键上,"真正的农人是用脚掌感受土地的。"
接下来的三个小时,林铭跟着老教授深一脚浅一脚地在田垄间穿行。晨露打湿裤脚,稻叶划过手背的触感,还有那些藏在叶片背面的褐色斑块——这些都是传感器无法捕捉的生命密码。
"看出问题了吗?"张教授突然在一株水稻前蹲下。
林铭俯身细看,稻穗尖端泛着不自然的淡黄。他刚要启动智能眼镜的检测功能,想起什么似的改为直接掐碎谷粒,凑近鼻尖轻嗅:"有霉味,是穗颈瘟初期?"
"还算没被机器养废。"老人从裤袋掏出个玻璃瓶,"试试这个。"
瓶中的绿色粉末在掌心微微发烫,林铭忽然想起昨晚看过的资料:这是张教授团队研发的生物制剂,用七种本土植物萃取而成。当他把药粉撒向病株时,智能手表突然发出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