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越后之乱

上杉清方在其兄上杉宪实隐居之后,兼任山内上杉家当主,并出任关东管领、武藏守护等役职。之后,还节制长尾忠政(山内上杉家家宰)、长尾景仲(武藏守护代)等诸将于结城合战中讨伐谋反的关东公方(镰仓公方)足利持氏,使关东八国恢复了一段时间的静谧。

当时越后一国下辖七个郡,是位于扶桑北部沿海的一个狭长令制国,北起念珠关,南迄“亲不知子不知”,领国面积仅次于陆奥、出羽、信浓等国。

越后一国在地理上可以细分为上越、中越、下越。上越有颈城郡,中越有鱼沼郡、刈羽郡、古志郡、三岛郡(析刈羽郡、古志郡各一部而置),下越有蒲原郡、岩舟郡(岩船郡)。

而越后一国之中人口最为稠密、农田最为肥沃、海运贸易最为发达之地则是位于上越颈城郡的府中平原。在这战国之世里,人口就是兵源,农田就是粮草来源,海运贸易就是军费来源。

前任越后守护上杉房能在继任家督以及越后守护职后,就决心扩大守护的权力,在明应七年下令停止守护不入权。此事受到了以长尾为景为首的诸多重臣强烈抵制。

永正四年(1507年)正月十七日,长尾为景为其父长尾能景复仇开始攻打越中,而上杉房能则开始为讨伐长尾为景准备资金。八月,长尾为景先发制人,拥立上条上杉家家督上杉定实为新任越后守护,攻打上杉房能的府中御馆。

上杉房能不敌,在逃跑的路上于天水越切腹自尽,殉死者多达数百人。

小主,

经此一役后,越后七郡的秩序大乱。

永正四年九月,下越扬北众的本庄时长、色部昌长、竹俣清纲等有力国人领主举兵反对上杉定实继任越后守护。

长尾为景依靠安田家、中条家、筑地家等其余扬北众国人领主的支持,又因为上杉房能之兄、关东管领上杉显定增援越后的节点沼田城和白井城被叛将长尾景春所占据,所以经过一年多的战争,最终平定了本庄时长、色部昌长、竹俣清纲等人的叛乱。

永正六年(1509年)十一月六日,室町幕府发出御内书,补任上杉定实为越后守护,并命令长尾为景悉心辅佐。

永正七年(1510年),上杉显定终于将长尾景春赶到了利根川以东的不动山馆。七月二十八日,上杉显定联络越后国薭生城主平子左卫门佐为内援,率领上野众八千余军势攻入越后,一举占领了越后的上越和中越地区,上杉定实和长尾为景寡不敌众,不得不率残部逃入越中并辗转至佐渡来躲避山内上杉家的兵锋。

逃到佐渡以后,长尾为景就以上杉定实的名义联络京都幕府。获取幕府的支持后,长尾为景又先后获得了奥信浓诸将和佐渡诸将的支持,向越后发起大规模反攻,将山内上杉家的势力赶出了越后,关东管领上杉显定被长尾为景、高梨政盛两军夹击,以及上田长尾家倒戈之下被迫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