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潦草的成立仪式

所谓官道也是很窄,但能骑马和行独轮车。

这儿去大海边,便是京族三岛的巫头岛,这种近邻根本防无可防,京族人进出常有,但不会滞留。

而且此处等于屏障,海贼不会穿过两座岛屿进来,所以巡检司的重点并不在此,而是东兴附近的海岸线和防城县县城南边的海岸线。

如果在柏家村,兴建起几间房屋倒不是难事,但在这野外还真的是个大工程,田虎大致选了一下靠河,靠渡口的山坡作为营地,既方便观察,也利于防守,也防涝。

万尾岛寄养的马以后等营地建设起来完全可以养在这里,可以省下一笔开支,也更安全。

如果胆子大一点,把垭口的交易摆在这里,也更能减少人的注意。

第一天,估计也没有哪一支团练队伍会巡逻。田虎把营地地址选好后,就赶紧上山,要赶回柏家村。

第二天,十五个人倒不惧夜间有野兽,但是山上人肯定都等着他们平安归来的消息,昨天出门的时候,沈云彤就差点哭了出来,生怕他被发现不是瑶人,会被官府抓起来。

果然,晚上到了柏家村,许多人在那里等着的,看到十五个人一个人不少,大家都把心放了下来。

小主,

听了田虎的介绍,沈云峰是大喜,防城县这样的安排简直就是给“丰南号”量身定做的,以后,“丰南号”就能以合法的外衣掩护对万尾岛的走私业务。

沈云峰坚决赞成田虎在山下设立营地的想法,这既是为了巡逻有个落脚点的需要,也是日后在山下发展的根据地。

田虎休息去之后,沈云峰连夜开始在纸上规划,计算投入,要打造一个赤腰瑶寨团练小队的山下基地。

第二天一早,沈云峰便和田虎他们团练小队一起下山。

这次下山的人,已经是正规的巡逻队伍,一半人都是从山上安保队伍里抽出来的,还有一半是赤腰瑶寨的青壮年。

这次下山可是连煤炉、大米、肉食和被褥都带上了,是要每天在山下驻扎三分之一的队员。

这是沈云峰第一次下山,一身瑶人的打扮。现在他可不是黑户了,是有户籍的蛮夷了,走起山路来,都觉得格外的轻松。

队伍里的柏家子弟还有匪首范有财也都是有了瑶人的身份,也能光天化日之下行走山下了,只不过都穿了瑶人的服装。

看了田虎选择的营地地址,沈云峰点头不已,这部队可真锻炼人,别看田虎平时话不多,有些方面还是有突出才能得,估计也都是在部队里的实操学到的。

沈云峰观察了一下土质,是可以烧砖的,但现在不行,因为现在就在山下用上砖块,投资这么大,会引起关注,还是用木头和竹子搭建好一点。

再说烧制砖块也是要有时间,赶不上建设的时间。

山上的基地还在建设中,这边再开辟新的建设,人力现在是捉襟见肘,沈云峰决定回去让黄兴发和十家瑶寨谈一谈,用工资的方式请十家瑶寨出力工,帮助建设营地。

团练巡逻队也不急着巡逻,先把营地建设起来,吃好睡好再说。

团练小队十五个人至少也有十个能当做力工来用,这样就不用再从基地抽青壮年支持这边了。

站在山坡上,沈云峰不禁感叹,人,还是缺人,摊子铺的越大越缺人,马克思说的好啊,人是生产关系里最活跃的因素,离开人,再先进的生产工具都没用。

现在柏家村的妇女们进入生育高峰,六七个妇女都在哺乳期。

到了下半年,赤腰瑶寨的妇女估计又有几个进入孕晚期,也会减少一些农业和手工业方面的劳力。

沈云峰看看南方,心里想是不是在万尾岛想想办法,增加一些劳力。

再回头看看山上,看来要加快十家瑶寨的融入速度了。虽然诱饵不宜下的太急,但有赤腰瑶寨在中间做催化剂,十家瑶寨融入速度应该要比赤腰瑶寨快一些。

四处看看,这里的位置,除了距离龙岗瑶寨靠的比较近这个不利因素外,对“丰南号”来说,真的是绝佳的山下据点。所以,不管现在再艰难,也要把这根钉子扎下来。

以后这里进可攻,退可守,即使退一万步,“丰南号”覆灭,这也是逃跑路线上的一个重要据点。

沈云峰指着南方,问田虎:“那边就是京族三岛的方向?”

田虎回答到:“是的,自此向南去,大概40来公里的路程。”

沈云峰嘿嘿一笑:“哪天去看看,我现在也是有户口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