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两下就给他打包好出餐,林原得回厨房再做一回锅包肉了,再出两个套餐,马上断货。
那边油锅里已经炸上了略厚的肉片,虽然和小酥肉一样都是裹粉油炸的做法,锅包肉和小酥肉从选材到配料再到味道都是截然不同的。
小酥肉选用肥肉比例较高的下五花肉,锅包肉得用几乎没什么脂肪的外脊切成筷子头粗细那么厚的肉片儿。
刀背拍肉使得瘦肉的纤维更加松散,再次清水清洗,攥干水分,加适量盐入底味,用手抓匀使肉片吃进水分,也在抓匀的过程中感受到肉片粘手起胶才算处理完成。
用来挂糊必选土豆淀粉,糖醋汁的配料需要白糖、米醋、生抽、盐、玉米淀粉、清水。这种酸甜口的菜注意别放任何味精和鸡精。
土豆淀粉和肉片还得加一点食用油一起抓匀,调好的糖醋汁先放到一边备用。
要让外壳更加蓬松酥脆,油温必须高到面糊进锅就能翻花浮起。锅包肉第一次入锅油炸需要让它定型,三秒浮起到油面不要着急翻动,让它再炸一会儿,彻底定型后再翻动。
第一次捞出能明显看见锅包肉稍微有一点点漏出肉片的红色,再次进锅复炸20秒后捞出,升高油温至七成热,再次复炸至锅包肉透过面糊的肉色变为枣红色。
热锅倒入糖醋汁不停搅拌,糖醋汁儿也在锅里沸腾到冒泡,熬到粘稠略微挂铲,加一点炸锅包肉的油,下入炸好的锅包肉和胡萝卜丝儿、葱丝儿,大火翻炒出锅。
林原的偏好是糊挂的略厚一点的锅包肉,这样会吸收更多一点的糖醋味,也更能体会到锅包肉的酥脆口感。
小吊梨汤的两个大砂锅只要空一个林原马上就会再做一锅,这时候她得感谢这个厨房的设计。她有两面墙的灶台,这么多锅都可以同时烧着,不然以现在的客流量,单锅真的很难满足客户的用餐需求。
“林原老板帮我打包两份小吊梨汤!”
“好的~”
不用出厨房,林原直接回复,和食客太熟了就是这样子的,对方不也在外面直接加单么?根本不等她回前台,这样也更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