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之后。
风和日丽的清晨,朝堂之上,文武百官们身着朝服,整齐地排列着,如往常一般进行着早朝。
“启禀陛下,臣永昌侯蓝玉有本启奏。”突然,一声洪亮的呼喊打破了朝堂的宁静。
只见蓝玉从队列中大步走出,来到殿前躬身行礼。
龙椅之上的朱元璋微微一愣,心中暗自思忖,这蓝玉向来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突然上奏,不知究竟所为何事?莫不是又想为朱雄英谋取些什么好处?
想到此处,朱元璋眉头微皱,但还是面色平静地道,“你要奏何事?说来便是。”
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蓝玉闻言,毫不犹豫地伸手入怀,直接掏出一本厚厚的奏折,双手高举过头,朗声道。
“臣弹劾衍圣公孔希学贪污受贿、不敬天子、藐视朝廷、圈禁土地、贿赂官员、狎妓青楼、草芥人命等一百三十六条大罪,请陛下明察秋毫,予以圣裁!”
蓝玉那铿锵有力、振聋发聩的话语犹如一道惊雷,在整个庄严肃穆的朝堂之上轰然炸响,并不断地回响着,掀起阵阵声浪。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原本秩序井然的朝堂瞬间陷入一片混乱与嘈杂之中。
只见众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面露惊色,一阵轻微的骚动如涟漪般迅速扩散开来。
有人小声嘀咕道,“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啊?永昌侯莫非是脑子进水了?怎么会无缘无故去弹劾衍圣公呢?”
另一名大臣随声附和道,“是啊,真是令人费解!衍圣公跟永昌侯没什么利益往来吧?就更别说有什么仇怨可言,再说了,永昌侯作为一名武将,与我们这些文臣也扯不上关系啊,他这么做图什么?”
此时,又有一位大臣插话进来,语气中充满了不屑与鄙夷,“哼,依我看呐,他八成是吃得太饱,撑得慌,所以才没事儿找事儿,衍圣公可是圣人之后,乃是儒家学派当之无愧的执牛耳者,怎容得他这样一个粗俗不堪的武夫肆意评说?”
众人听后,连连点头称是,纷纷表示赞同。
紧接着,又有人义愤填膺地叫嚷起来,“就是就是,他不过区区一个侯爵而已,居然胆敢弹劾堂堂公爵,这种以下犯上的行为实在是大逆不道,罪该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