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袁绍的援军

曹操怨袁绍畏惧不前,仅遣少数兵马前往,实乃送死之举,遂寻袁绍,怒斥道:“此时赵云阵营,兵不过十万,汝袁绍拥三十万大军,有何惧哉?如此畏缩不前,待那赵云准备妥当,恐为时晚矣!”

袁绍遭曹操怒斥,面色阴晴不定,却难以辩驳。此时,赵云已处置完河内事宜。他深知郭嘉处兵力不足,决意日夜兼程赶回安平郡。

蓦然,赵云心生一计,对田丰言道:“元皓,现今曹操与袁绍大军皆受安平所困,若吾能率大军自上党突袭广平,张辽突袭魏郡,汝道那袁绍将作何反应?”

田丰双眸一亮,答道:“此计甚妙。袁绍若失广平与魏郡,根基必乱,定然顾此失彼。”赵云旋即下令,自率一军朝向上党方向疾驰而去,张辽则率部奇袭魏郡。

袁绍于此,正为颜良兵败而懊恼,探子忽报赵云率军扑向广平,袁绍骇然失色,恐后路有失,急调兵遣将。

然曹操却疑此乃赵云调虎离山之计,劝袁绍行事需慎。袁绍不听,执意分兵救援。

赵云至上党边境,刻意虚张声势,摆出强攻之态。当地守军惊恐万状,求援书信如雪花般飞往袁绍大营。袁绍无奈,只得再度调兵增援。

而张辽那边,趁夜色突袭魏郡,魏郡守军戒备松懈,张辽正率军强攻邺城。消息传至袁绍耳中,袁绍气得口吐鲜血。

此时,赵云竟悄然撤军,转而奔袭邺城,与张辽合兵一处,夜袭邺城。袁绍始觉中计,仓促回援邺城,郭嘉见袁军竟然后撤,当机立断,命徐晃、公孙瓒发动强攻。

须臾,袁绍军阵脚大乱,赵云率军奋力厮杀,曹操见势不妙,率先退兵自保,退至清河平原一带。

待袁绍领军退至魏县时,前方突然杀出一军,“袁绍休走,吾已在此恭候多时!”来者正是赵云、张辽。原来邺城已然被赵云攻破。

袁绍骤然口吐鲜血,怒号一声:“孤悔不听正南之言也!”言罢径直坠马,昏厥过去。

小主,

袁军霎时一片混乱,赵云即刻下令徐晃、高顺出击,颜良、文丑匆忙应敌,护着袁绍且战且退。混战中,郭图分派人手,匆忙领着袁绍亲卫,将袁绍救出,退至阳平郡。

赵云凝视着袁绍远去的方向,并未选择追击。他深知袁绍经此一役,元气大损,短期内难以恢复。

一日,赵云于邺城营帐内专注研究地图,探子来报,言曹操于清河平原有异常举动,似有撤军之兆。

赵云闻曹操欲撤军,心下生疑。彼深知曹操狡黠多谋,此中或有诈。遂召郭嘉共商。

“奉孝,今袁绍大军已退至渤海,曹操于清河一带屯兵数月,与袁绍共抗我军,今忽然后撤,莫非有诈乎?”

郭嘉沉凝道:“主公,曹操此举,或为佯装撤军,诱我等懈怠,而后突袭;亦或其后方确有变故,不得不撤。”

赵云沉思须臾,道:“无论何种缘由,我等皆不可不防。”遂决遣管亥率一支轻骑往探虚实。

管亥率此队轻骑悄然趋近清河附近,见曹操与夏侯惇、曹仁等正指挥若定,整座营地秩序井然,竟是真的撤军。

夏侯惇一边指挥将士撤退,一边对曹操不甘的说道:“孟德,我们当真这么轻易撤军??”

“唉,本初依旧看样子,优柔寡断,难成大事。本初错失良机,河北几乎已成定局,回兖州再做观望!”曹操深叹一口气,对夏侯惇说道。

曹操朝着北边看了一眼,他觉得自己与赵云之间也会有这么一战,只是看什么时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