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赵国震动,谋定后动

明征北听着众人的建议,心中渐渐有了主意。他决定一方面让赵轩带领第四军团,加强边境防御,同时调动其他三个军团配合,在各个关键隘口增设拒马、鹿角,深挖壕沟,构建起多层次的防御体系;另一方面,他打算亲自着手与周边势力的暗中联络,先摸清楚各方的态度,为后续正式的外交活动做铺垫 ,而韩行则继续负责行政事务,确保蜀地的稳定发展,监督各项民生工程的进度,保障物资的储备和调配。

在赵国,使者回去后,将明征北和赵轩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赵王。赵王听后,怒不可遏:“好你个明征北,好你个赵轩,竟敢如此嚣张!来人,传我命令,集结军队,准备出征!”

徐靖连忙上前劝阻:“陛下,此时出兵还不是最佳时机。我们还没有联合其他国家,此时出兵,我们可能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赵王虽然心中愤怒,但也知道徐靖说得有道理。于是,他强压怒火,问道:“那依丞相之见,我们该如何是好?”

徐靖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我们可以先派人前往其他国家,向他们说明明征北的威胁,争取他们与我们联合。同时,我们继续在边境集结军队,给明征北施加压力。等我们联合其他国家,准备充分后,再出兵也不迟。”

赵王无奈之下,只好听从徐靖的建议。于是,赵国开始了紧张的外交活动和军事准备。丞相徐靖亲自挑选了几位能言善辩的谋士,组成外交使团,分别前往与赵国关系较为紧密的楚、周两国,试图说服他们共同对抗明征北。大将军魏武则在边境积极练兵,不断调整军队部署,将赵国最精锐的骑兵部队安置在前沿,随时准备发动闪电战。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赵国与其他国家的使者频繁往来,商议联合对付明征北的事宜。而明征北这边,也在积极地加强防御,虽然暂时没有派人前往其他国家,但明征北通过一些秘密渠道,已经获取到了部分国家对当前局势的态度,心中也在谋划着下一步的应对之策。一时间,天下局势更加紧张,一场大战似乎一触即发。

在蜀地,百姓们得知可能要面临战争的消息后,并没有恐慌,反而更加团结。他们纷纷表示,愿意支持明征北,保卫自己的家园。有的百姓主动报名参军,有的百姓则为军队提供物资和帮助。

“我们相信明公子,他一定会带领我们过上好日子。如果赵国敢来侵犯,我们就和他们拼了!” 一位年轻的百姓坚定地说道。

看着百姓们的支持,明征北心中十分感动。他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了。

“乡亲们,放心吧。我一定会保护好大家,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明征北对着百姓们大声说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准备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赵国的军队在边境集结,人数越来越多;而蜀地这边,防御工事也越来越坚固,军队的训练也更加刻苦。

一场风云,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