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论羌乱之源

一来,可以以夷制夷,让他们来帮忙抵挡入侵的蛮夷,极大的减轻了大汉的边防压力。

二来,这些羌人既不像边军将士那样,需要提供军饷粮草,也不像大汉百姓那样,发生灾害需要钱粮赈济,只需要给他们一块儿地就行,其他的几乎什么都不用管。

如此低成本,且高效的收益,使得当时的朝廷,对于吸收内附羌人,可谓是不遗余力的,到了宣帝时期,内附的羌人已经多达数十万人,单靠陇西五县的土地,已然无法养活那么多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王潜顿了一下,然后看向张奂,“张将军,让您说,当一块土地,不足以养活那么多人的时候,那些人会怎么做?”

“那自然是向外扩展了……”

张奂回答的同时,也猛然想起,羌人的第一次叛乱,好像就是发生在宣帝时期,当时负责平叛的大将,正是关西名将赵充国。

一旁的董卓忍不住问道:“伯渊先生,依您的意思,羌乱的根源,主要在于使其内附?”

“也可以这么说。”

王潜点点头,凝声道:“毕竟,将一个国家的边防大事寄托于异族之手,委实欠妥。

大汉强盛的时候,他们固然会乖乖听话,可一旦大汉陷入内乱,那么他们自然就会乘势而起。”

“在经历过王莽之乱、一直到光武皇帝中兴,整个关陇地区,已然出现了大量汉羌杂居的情况。

至此,羌人已然彻底融入了大汉边郡,再无彻底根除的可能了!”

听到这里,众人不禁默然。

原来,羌乱竟的根源,竟然是因为这样。

如果当初的朝廷咬咬牙,不接受他们,想来也不会造成如今这副局面了。

就在几人沉默之际,却听王潜继续说道:“其实,我更想说的是,世上永远不会有免费的好事。

任何东西,其实早在一开始的时候,命运早已在暗中给它们标注好了价格。

那些免费或者低成本的东西,一开始或许会让你占些好处,但到了最后,终究会让你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