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分利

一日四百万,一年差不多就有十四亿多。

要知道,全国赋税总收入也才不过六十亿而已,单这几样东西,就占了全国总收入的两成还多。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两个店铺、三个作坊而已,地点也只局限于洛阳。

这要是将其扩展到整个大汉,那一年得赚多少钱?怕是几百亿都挡不住吧?

想到这些,在场众人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了起来,看向王潜的目光,也炙热无比。

就在众人眼热的时候,却听王潜高声道:

“因此,为了解决朝廷用钱困难的问题,经陛下与在下商议,特准许地方官府,一同经营这三个生意……”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顿时呆若木鸡!

谁也没想到,王潜竟真的舍得将琉璃、纸张、肥皂的经营给分享出来。

看到众人的模样,王潜也无奈的叹了口气。

当初的光武帝刘秀,为了度田成功,将盐铁专营改成了官营,这才让那些地方豪族,放弃了对土地和人口的把持。

而今,自己想要取消徭役,也只能效仿刘秀的做法,用琉璃、纸张、肥皂的利益来换取地方对徭役的把持了。

至于地方官府如何经营,会不会向后世某些企业,搞的年年亏损,他倒真不在乎。

毕竟,人都是有贪心的,谁也拦不住。

他的主要目标,就是取消徭役。

如今正值小冰河时期,未来的大汉各种天灾不断,徭役若再不取消,过不了几年,百姓该起义还是会起义。

而且这个时期的政治环境摆在这里,摊丁入亩、一体纳粮、一条鞭法等改革,完全就是不现实的。

自己的想法想当然吗?

王潜承认是有的,但他也实在想不出其他的好办法了。

再者自古以来,任何政策的成功推行,除了靠着拳头大之外,最主要的还利益的分配问题。

只要利益分配到位了,那么政策的推行,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况且,有了地方官府的一同经营,产业链就会进一步扩大,不仅可以为更多人提供一份活计,提升人们的抗风险能力,同时还能提高赋税的收入。

当然,最主要的就是,随着经营的扩大,纸张的普及速度也会加快,更方便王潜下一步的动作。

总之就是,分利出去,他们或许会血赚,但自己却永远不亏。

王潜看向众人:“当然,你们也不要急着高兴,我这里还是有些条件的!”

“不知有何条件?”有人问道。

“条件嘛,就是永久取消徭役,且地方官府经营的收益,两成归少府、四成归国库、最后四成归官府。

除此之外,朝廷还要颁布新的法令,地方官府在经营之时,必须要保证当地的土地耕种及粮食产量。

倘若有人只顾赚钱而荒废了土地、造成了粮食减产,便一律予以严惩,轻则罢官、永不叙用,重则抄家斩首。

最后就是,不得再强征百姓,所用人手,也必须花钱招募。”

“不知诸位意下如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