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内两场轨道登陆作战,都有些虎头蛇尾。
庭习星战役在登陆作战发起之前,安思杰已经买通庭习星大部分武装人员。
暗影团指挥官西蒙投降之干脆也是出乎安思杰的预料之外。
整个轨道登陆作战,只进行了前半部分,双方战死人数没超过100,大部分还是庭习星武装人员为了带路自己动的手。
白叶星之战,墨海星一口气将80万轨道登陆部队尽数投入地面,结果玩了几个小时打地鼠游戏,愣是找不到量子仙宗地面部队。
在得知庭习星遭到袭击后,战役停止,双方战死人数同样没超过100。
墨海星一时之间进退两难。
几天后,墨海星和罗君星恢复联系,第一时间宣布向摩罗海投降。
万光公司最后一个得知具体消息,当即命令第三舰队进攻庭习星。
戴克没有听从命令,而是将罗君星高端人力资源掠夺一空,搬走非标模块数据库,率领第三舰队退回雷多星。
只留下满目苍痍,超过1200万嗷嗷待哺贫民的罗君星。
安思杰得知戴克舰队撤离罗君星后,率领第一舰队继续出发,前往罗君星并花费十数年时间,将罗君星民众全部运回庭习星。
此后庭习星正式成为第一舰队新母港。
量子仙宗和万光公司之间的战争进度之快震动了整个蛮荒星域。
在此之前,蛮荒星域巨企之间的战争就像下围棋,舰队需要一个支点接一个支点支持,才能发动有效攻击。
这是因为50%氢元素能源可以支持的作战半径只有不到5光年,大家都是菜鸡互啄。
航程限制无法像安思杰这样跳过支点直接进攻下一个目标。
战争本质上是一个围绕支点进行消耗战,每一次战争都是持续数百上千年,直到一方因为打仗成本过高,退出支点争夺战。
逐光星系神魔文明普及了50%氧元素,舰队作战半径达到25光年,但战争本质依旧没什么变化。
无非是围棋变成跳棋,双方不再围绕一个支点进行战争,而是围绕三到四个支点进行战争。
这样一来,战争规模呈百倍上升,物资消耗也呈百倍上升。
本质上还是围绕支点群进行的消耗战。
直到哪一方承受不了战争成本,主动战略收缩。
安思杰突破战争限制,背后原因只有一个,星火模块化分布式量子动力工业生产线的蔓延。
大部分巨企开始限制治下星火互助小组和量子朋克势力发展。
少数巨企甚至采取激进手段,打击星火互助小组和量子朋克势力。
庭习星之战影响深远,万光公司的无能表现导致整个双山集团统治范围甚至更远的星域,大批底层民众不惜一切代价前往量子仙宗。
接下来一千年时间里,大约有3亿人口偷渡进入量子仙宗统治区域,为仙门计划注入强大的动力。
万光公司和罗本公司成为偷渡潮重灾区,四亿多人口流失接近一半。
不过这些都是后事,安思杰突袭庭习星同年,天远星发生了一件大事。
林克和达尔文正在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