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淦西还有精力向他挥挥手,“赵科长,明天见。”
骑出医院,他一路向西。
不认识路,只能采用最笨的办法,反正城区不大离江只有三四里,到江边后,一路北行就是,准备用这一个下午来探路。
他紧紧紧把握住大方向,在小巷中不停穿行,也不时停下来问路,没到二十分钟就来到江边。
这时的江边,竟然还有人钓鱼,不过是鱼竿在晒太阳,人在柳树下喝茶乘凉。
三根竹竿,三个老爷子。
秦淦西走过去,给三位老爷子各递去一支烟,“嗲嗲们,这里这么多船来来往往,能有鱼吗?”
南边不远是码头,这个区域正是船的繁华地段。
“伢子,我们不是来钓鱼的,是老哥几个来聊天的。年纪大了,在家里坐不住,要找点事做。”
“伢子,这河里到处都是鱼,不过这个时点不对,所以钓不到。等两个小时,你就会看到我们是如何钓鱼的。”
“嗲嗲,你们每天都来钓吗?”
“哪能每天来哟,三五天来一次就很好了。经常在一起,也没那么多话讲;每次来都要钓几条,没那么油吃。”
聊几分钟后,秦淦西把话题引到哪里有鱼上去。
很明显,这三位老爷子知道的比赵克勤多,给他讲了几个地方,那几个地方他们一年前还去,后来体力下降,走到那里再回来感觉很累,这才没去了。
又和他们聊一会后,他骑着自行车沿着河边朝北行。
骑了三里多,就出了城区,右边是大面积的水田。
他感觉今天应该有不错的收获。
这么多水田,而且老百姓的房屋都比较集中,集中在小山脚下。
再骑四里,他决定不走了,把今天探路的计划取消。
这里是一段近两里长的水草区,水草里有密密麻麻的鲫鱼。
三位嗲嗲说这里经常有鲫鱼、草鱼云集,草虾也不少。
现在看到了鲫鱼,还有零星的草虾和草鱼,除了草虾在一弹一弹低窜来窜去,鲫鱼和草鱼全都浮在水里不动,享受惬意的午后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