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沿江有一溜柳树,是三位嗲嗲说的第二个鱼类聚集点,说是有甲鱼、鳙鱼、鲤鱼聚集,他们还在这里钓到过甲鱼。
秦淦西到来时,有三个小孩在钓鱼,他们分别坐在不同柳树下,相隔十几米,每人拿着一根大拇指粗的竹竿,鱼线用的是鞋底线。
看到他到来,那些小孩全都扭头看着他。
他们还真会玩,自己前世只钓过青蛙。
他来到第一个小孩的柳树前下车,“小朋友,钓了多少?”
这个小朋友莫约六七岁,虽然有些瘦,但不是缺乏营养造成的,因为他的脸比较红润。
小孩把浸在水里的鱼篓提起,“我只钓了三条鲤鱼,他们两个钓的多了。蔡元起还钓了一只鳖。叔叔,你是来买鱼的吗。我的可以卖给你。”
有人来这里买鱼吗?
秦淦西张开双手,“我什么都没带,怎么把鱼拿回去?我今天刚刚学会骑车,骑累了,想歇一会。有很多人来这里买鱼吗?”
小朋友摇头,“不多。我有一次也在这里钓,一个叔叔把我钓的鱼买走了。那次只有两条这么大的,卖了五毛钱。”
原来他曾经卖过鱼,所以即使比那两个小孩钓的少,也不换位置,要占住这个宝地。
秦淦西笑着说:“如果我买你的蚯蚓、鱼、钓鱼竿和鱼篓子,你要多少钱?”
小孩眨巴眨巴眼,“我不知道。叔叔你能出多少钱?”
哟呵,这个家伙还知道以退为进。
秦淦西笑道:“我也不知道多少钱。要不你去问一下你家大人?”
不到一里处有十几栋房屋,想来这些小孩是那里的,来回的时间不需要很长。
小孩看着他,又眨巴眨巴眼,“叔叔,你买鱼就是了,为什么还买蚯蚓、钓鱼竿和鱼篓子?”
“看到你们钓鱼,我也想钓,要钓鱼竿吧?钓到鱼不能扔了,要鱼篓子装吧?”
小孩想不清了,连连挠头,秦淦西说道:“你提提杆试试,好像有鱼上钩了。”
小孩连忙提杆,果然有鱼上钩,跳出水面后,又钻了下去。
这鱼不小,估计有两斤,让竹竿都弯成了半圆型。
很显然,小孩的钓鱼经验比秦淦西要丰富很多,他始终让线紧绷着,但该放则放,该收则收,不一会就把鱼提了上来。
小孩提提鱼,高兴地说:“这鳙鱼起码有两斤半。”
把鱼解进鱼篓后,小孩仰着头问,“叔叔,你真买我的蚯蚓、鱼、钓鱼竿和鱼篓子吗?”
秦淦西点头,“只要价钱合适,我真买。”
小孩提着鱼篓、抓着钓鱼竿小跑起来,“叔叔你等一下,我回去问问。”
看到小孩把鱼竿拿走,秦淦西不由得笑了一声,然后朝水里看去。
这里以前应该修过防洪堤,河堤不像之前那里是土坡,而是用石块垒起来的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