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励国点了点头,“我们迁徙来这里,生活质量逐年下降,我爸住院以后,生活质量反而越来越高,再想以前的那些好生活,感觉还不如这段时间。吃的花样多了,油水也更足。”
何娟说道:“我们单位已经有人担心秋季的收成,还有冬天怎么过。大多数男人和少数女人都去炼钢铁了,田里、地里杂草根本拔不过来;五十多天没下雨,很多水田都干到开裂;有的地方高报产量,分的粮食大量减少,到时候吃什么?”
秦淦西轻叹一声,“这不是我们老百姓需要担心的,上面自然会管。有大食堂保证,全国一盘棋嘛。”
前世搜查这些年变化的资料时,一直都没能找到今年的变化,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自然灾害应该是从秋天就开始了的,可能不具备普遍性,但这里至少是这样。
面对这些,他其实能做的不是太多,一是试图通过多研究出一些农业机械,使得能开更多的荒,硬件上予以解决;二是拥有种植空间,尽可能多生产、多储存一些粮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解决这个问题的源头,还得是要解决人的思想。
开源节流,首先要开源,如果不开源,哪怕流出的再少,也架不住库存的降低。
一个家庭没有粮食进来,即使米柜再大、米再多,最终也是会吃完的。
何娟闻言沉默了一会,然后转移话题说:“我们厂的杜学义副厂长很有意思,在看到你的报道上了央日报后,又来我们办公室表扬了我一通。哦对了,我的转正手续已经办完,下个月的工资就是三十一块钱了。”
秦淦西端起饭盒和她的饭盒碰一下,“祝贺我妈转正,碰一下。”
秦励国郁闷地说:“什么好事都被你碰上了。工作不要买,转正可以提前。”
何娟拍了拍秦淦西的肩,“这都是淦西带给我的。”
秦淦西有些不解,“妈,你们厂让你提前转正,难道真是因为你的学习速度快,还有我那两种设备吗?”
这个年代有些事情的原则是坚不可摧的,要说因为这两种原因让她提前转正,他感觉有些不靠谱。
何娟笑着说:“只能说是一个诱因吧。主要原因还是你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提了我们厂一嘴,而我们的一位厂长很在乎这样的荣誉。据说他写的通讯也播出了,有同事听到了内容,说是我的学习速度快,鼓励儿子勇于攀登科学高峰,总之就是厂领导为了鼓励我继续支持你,为你解决后顾之忧,所以提前转正。央日报也报道了你后,他更高兴了,私下里和其他厂长说,他们的决定很及时、很正确。”
她这么一说,秦淦西就明白了,蹭他的流量嘛。
不过他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