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申请建立铸造车间

看到他一脸的疑惑,秦淦西继续说:“人家的水稻都上万斤。”

周益农毫不客气地说道:“那些人就该饿死,只是可惜了那里的队员,要受到牵连。如果我们像他们那样,这种情况下哪有腊肉和白米饭吃?”

“我和你说老弟,即使我们办大食堂,也没和其它地方一样,顿顿让人撑得慌。我放一句话在这里,过两个月后,他们想吃米糠都吃不饱。也不想想,顿顿这么吃,粮食从哪里来,上面返,可能吗?”

秦淦西对此没有任何回应的意愿,转移话题说:“老哥,我可赖上你了,今后我家的蔬菜就找你帮忙。”

周益农拍拍胸脯,“尽管放心,老哥包了。如果能帮我们把大棚搞起来,保证你家一年的蔬菜免费供应。告诉我你家的地址,我到时候要人送过去。”

秦淦西连忙摇手,“使不得,这是挖社会主义的墙角。你不能犯错误,我也不能。”

原有的话题就此终结,秦淦西不说要招工,周益农也不说粮食的问题。

吃完早餐后,各自开始行动。

周益宏要回去转运稻谷,首先开着拖拉机离开;淦媛要去上课,慢慢悠悠走向教学楼;周益农还要去河东,看能不能把那些薄膜抢回来;周春波也要过河,去看公章刻好了没有,还要去有关部门请教需要办的手续,便搭着周益农的车走了;剩下这些人都是组装电动打谷机的,拿起工具开始干。

各行其是,不要人催促,很自觉。

上课铃声响起,李学佳出现在机械楼外,满脸的憔悴。

见他这副模样,秦淦西有些心痛,堂堂一个厂长,被人骂得像三孙子一样,打击确实大了一些,正想用什么办法安慰他,李学佳却连声说“晦气”。

问他怎么一回事,原来是今天出门的时候,因为在想事情没注意脚下,被门槛绊倒了,幸亏反应还算快,急忙双手撑地才没摔着,而赶到渡口时,渡船正好开走。

这还真是有些晦气。

聊了几句后,李学佳喊秦淦西和张立维进教室,说是把一些想法讲出来,三人一起议一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