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立刻动手。他的动作很快,一会儿就做出几样点心。
沈清欢尝了尝,点点头:“手艺不错。”
“小人还会...”
“先不用说了。”沈清欢打断他,“你明天来上工。
工钱一个月十五两。”
张福千恩万谢地走了。巧儿问:“小姐怎么这么快就用他?”
“你看他手上的茧子。”沈清欢说,“这是揉面的茧,做了十几年才能有这种茧子。”
“小姐真厉害。”巧儿说,“这就招了七个人。”
“还不够。”沈清欢说,“去把告示贴出去,就写招杂役和跑堂的。”
巧儿刚要去,门外又进来一个人。这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婆子,背有点驼,手里拄着根拐杖。
“老婆子叫王妈。”老婆子说,“想来应聘。”
“你这么大年纪,能做什么?”
“我能看门。”王妈说,“虽然腿脚不利索,但耳朵好使。”
沈清欢看她一眼:“你是钱家的人吧?”
王妈一惊:“小姐怎么知道?”
“你拐杖上的花纹,是钱家特有的。”沈清欢说,“回去告诉钱管事,要打探消息,让他亲自来。”
王妈慌忙走了。李寡妇笑道:“小姐真是火眼金睛。”
“这些人都不简单。”沈清欢说,“王掌柜、沈明玉、钱家,一个个都派人来打探。”
“那咱们...”
“无妨。”沈清欢说,“让他们看看也好。”
天色渐暗,铺子里的工人都走了。沈清欢站在门口,看着街上的行人。
这条街上的铺子,每家每户都亮起了灯。
“小姐。”巧儿跑回来,“告示贴好了。”
“明天再招几个人。”沈清欢说,“记住,一定要问清楚他们的来历。”
“是。”巧儿说,“小姐要回去了吗?”
“你先回去。”沈清欢说,“我再看看。”
巧儿走后,沈清欢回到铺子里。她从袖中掏出那叠字条,借着月光又看了一遍。
这些字条记录的都是林家的交易。有些是明面上的生意,有些却是见不得人的勾当。
看来林修用这铺子做了不少事。
“难怪这么多人想打探。”沈清欢轻声说,“这铺子里的秘密,可真不少。”
她把字条收好,走到后院。工人们已经把矮墙拆完,露出一大片空地。
这里要建两间灶房,一间明面上用来做点心,另一间...
沈清欢笑了笑,转身往外走。她刚走到门口,忽见对面茶楼的窗户又开了。
那个账房探出头来,正要往这边看。
沈清欢装作没看见,径直往外走。她知道,这个消息很快就会传到林家。
不过没关系,她就是要让林修知道,她找到了那些字条。
“林修啊林修。”沈清欢轻声说,“你到底在打什么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