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清晨。

门前的街道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花篮。有些花篮上绑着的红缎带随风飘动,有的花篮旁还立着写着“生意兴隆”的红纸条。

小玉正忙着把这些贺礼一一登记造册。

“掌柜的,您瞧这些花篮,都快摆到对面布庄门口了。”

小玉一边写一边笑道。

沈清欢站在茶铺门口:“把这些花篮排整齐了,让过路的人都看见。”

街上行人越来越多,不少人驻足观望。茶铺门前摆着两排红漆桌椅,每张桌上都放着一套精致的茶具。

几个穿着青布短衫的伙计正在擦拭桌椅。

“来来来,今天开业,免费品茶。”赵伯站在门口招呼客人。

一个身材瘦高,穿着绸缎长袍的男人走进店里。

他就是京城有名的茶商赵掌柜,专门开了一家卖江南名茶的铺子。

“沈掌柜,恭喜开业。”赵掌柜递过一个红封,“这是一点心意。”

沈清欢接过来:“赵掌柜太客气了。”

“应该的应该的。”赵掌柜四下打量,“这装修不错,比我那铺子还气派。”

正说着,店里响起一阵琴声。琴声清越动听,引得不少客人抬头望去。

在二楼靠窗的位置,一个女子正在抚琴。她穿着浅紫色褙子,头上簪着一支白玉簪子,五官精致。

这是京城有名的琴师杜若,在秦楼楚馆里专门教琴。

沈清欢特地请她来助兴。

“这位是...”赵掌柜问道。

“杜姑娘,京城最有名的琴师。”沈清欢说,“今天特地请她来表演。”

赵掌柜点头:“沈掌柜果然会做生意,这一手玩得漂亮。”

“赵掌柜说笑了。”沈清欢笑道,“我这就让人给您上茶。”

她转身吩咐小玉去取茶。这时,又进来两个客人。

一个是城南布庄的老板娘张氏,四十多岁,穿着月白色褙子,戴着一对翡翠耳环。

另一个是绸缎庄的少东家孙德,二十多岁,穿着藏青色长衫,腰间挂着一块玉佩。

“沈掌柜,听说你开业,特地来捧场。”张氏笑眯眯地说。

“张掌柜能来,是我的荣幸。”沈清欢把人让到靠窗的位置,“今天新开的龙井,您一定要尝尝。”

孙德环顾四周:“沈掌柜,这价格定得不低啊。”

“孙少爷说笑了。”沈清欢说,“开业第一天,所有茶叶都是八折。”

“八折?”孙德惊讶,“这可比茶行会定的价格低多了。”

张氏笑道:“沈掌柜这是要把其他茶铺的生意都抢了啊。”

沈清欢给两人倒茶:“张掌柜说得是,我就是要抢生意。”

这时,外面又来了一群人。领头的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穿着青色直裰,手里拿着一把玉骨扇。

这是茶商公会的会员刘朝,专门在各地收茶叶。

他身后跟着几个伙计,每人手里都拿着账本。

“沈掌柜。”刘朝一进门就说,“我要订一百斤龙井。”

店里一下子安静下来。一百斤龙井,这可不是小数目。